医药零售行业正谋求转型升级
医药零售行业正谋求转型升级
医药零售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万店时代”的到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连锁药店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行业现状:规模扩张与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
根据中康科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数量已达到70.1万家,较2017年的45.7万家增长了50%。以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国药一致等为代表的上市药店,通过自建、加盟、并购等方式快速扩张,纷纷跻身“万店俱乐部”。其中,大参林的门店数量从2017年的2409家增长至2023年底的1.4万家,7年间增长近6倍。
然而,快速扩张带来的并非全是利好。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单店销售额和净利率持续下滑。一心堂、健之佳等上市药房纷纷宣布上半年业绩同比走低。一心堂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2亿元至3.4亿元,同比下滑32%至48%;健之佳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
挑战加剧:内卷加剧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海南博鳌为例,这个人口仅万余人的小镇上,短短15分钟就能走完的商业街上,竟然分布着8家连锁药房。不仅如此,在5公里的送货范围内,还有5家其他药房可供选择。价格战成为基本竞争手段,内卷程度持续加深。
线上渠道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美团医药累计交易用户数已超3亿,覆盖25万家药店,提供超过8万种药品。一些工业企业要求线上价格必须比线下便宜10%至15%,而正常情况下线上售卖的品种叠加送货费用,消费者应该比线下零售支付得更多。
宏观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也压缩了零售药房的销售空间。2024年药品全终端增速预计降至4.9%,其中实体药店渠道药品品类全年增速预计仅2.9%。非药板块销售规模更是出现双位数下滑,在药店销售收入中的占比降至7年来最低。
转型升级: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连锁药店开始调整发展战略,从追求规模转向提升经营质量。多家上市药店将提升盈利能力作为核心经营目标,减缓扩张速度,优化存量门店业绩。
健之佳明确表示将放缓门店扩张步伐,重点提升存量门店业绩,强化降租控费,优化店效、品效、人效。一心堂则强调以存量门店经营质量提升为主,强化门店品类经营能力、客户健康管理及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成本费用。
漱玉平民则从优化品类结构和提升物流体系盈利能力入手。一方面加强健康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多元化品类的引入,另一方面围绕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加盟和分销业务,完善网络覆盖。
未来展望:专业化服务与数字化转型
虽然短期内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长期来看,医药零售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医药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
一方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将成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提供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专业服务,增强顾客粘性,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改善顾客体验。
在这一轮行业洗牌中,那些能够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企业,最终将脱颖而出,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