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哺乳期妈妈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据统计,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平均患病率已达14.7%,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50万左右的产后妈妈正经受着“蓝色忧伤”的困扰。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妈妈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宝宝的成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预防产后抑郁症显得尤为重要。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与成因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生产后6周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其成因复杂,包括生理、遗传、产科和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生理因素:分娩后,母亲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断崖式下降,导致情绪和行为改变。同时,遗传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产科因素:难产、手术等分娩并发症会增加心理压力,而新生儿健康状况不佳也会加重妈妈的焦虑情绪。
社会心理因素:睡眠不足、育儿压力、夫妻关系不和睦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特别是当家庭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生儿身上时,妈妈可能会感到失落和被忽视。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 自我调节
- 接受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反应,不要试图压抑或否认。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感受,建立情感支持网络。加入妈妈互助小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建立放松习惯:尝试瑜伽、冥想等放松活动,帮助缓解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或吸烟等不良习惯。
2. 家庭支持
- 丈夫的角色: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多关心妈妈的情绪变化,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帮助调节家庭关系。
- 家庭氛围:营造一个支持性和积极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批评和压力。合理安排家庭生活,避免重大生活变动。
- 实际帮助:家人可以轮流照顾婴儿,让妈妈有时间休息和恢复。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减轻妈妈的经济压力。
3. 营养补充
- 补钙:产后妈妈容易出现腿疼、腰疼等骨质问题,建议每天补充钙片。选择柠檬酸钙等易吸收的钙源,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吸收。
- 补铁:生产会消耗大量铁元素,哺乳期更需要注重补铁。选择氨基酸螯合铁,吸收率高且不易刺激肠胃。
- 维生素:日常饮食很难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额外补充复合维生素,特别是含叶酸的复维。
- DHA:补充DHA对宝宝大脑发育有好处,同时也能减少妈妈的产后抑郁风险。
妈妈们的亲身经历
一位互联网大厂的妈妈分享了她的自救经历:“生产后的日子,身体的虚弱还未褪去,精神上的折磨却接踵而至。我开始尝试记录自己的情绪,每天在本子上写下那些涌上心头的感受。我重新捡起了运动,在产后身体恢复一些后,我开始每天在小区里散步。这场产后抑郁就像一场噩梦,我去看了心理医生 ,做了心理疏导。但还在哺乳期不可以药物和物理治疗。我知道我会走出来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会记录下此时的状态,希望给未来的自己和同样处境的妈妈一些力量。”
另一位妈妈则分享了她的营养补充经验:“哺乳期补铁非常有必要,奶水就是气血,气血好奶水才会好,所以哺乳更是要注重补铁,铁源要选择好吸收不刺激的氨基酸螯合铁,基酸外壳完全包裹铁元素,安全度过胃酸侵蚀。可以说是吃多少就能补多少,还有益生菌不刺激胃。我吃到现在空了两瓶,没有肠胃不适,每天通便也都很通畅的,现在就算每天熬夜带娃,也没有累的不行!不出意外会继续回购~”
产后抑郁症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妈妈,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情绪,及时寻求帮助;作为家人,要给予妈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作为社会,要为妈妈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在育儿路上感受到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