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理解《易经》,名人又是怎么看待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理解《易经》,名人又是怎么看待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anweitang.com/post/162.html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很多人称之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中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律法、文学、医学、艺术等诸多领域。虽然全书文字不多,但是内容却极其丰富。

《易经》在以前,很长时间都是被用作"卜筮"。"卜筮"用我们现在话来理解的话,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在这里,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会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所以如果能学习好《易经》,也会让我们了解、甚至感悟很多道理。

《易经》的历史发展

《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

其中《易》的道深,经历过"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说历经三个时代,三位圣人而成。

上古时代

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

中古时代

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

下古时代

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名人眼中的《易经》

  • 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孙思邈:不知易,不可以为医。
  • 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 苏东坡: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 南怀瑾: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 张协和:近代学者由于易理之启示获得诺贝尔奖金者已有四。
  • 黑格尔:《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业。
  • 荣格: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易经》 从它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部智慧宝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