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创新口服靶向疗法落地,这三类治疗需求多了新选择
银屑病创新口服靶向疗法落地,这三类治疗需求多了新选择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靶向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日,全球首个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在我国投入临床使用,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
银屑病现状与挑战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免疫介导疾病。除了常见的斑块和鳞屑等皮肤表现外,银屑病患者还可能合并银屑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银屑病的患病率约为0.47%,患者数超过650万,其中近六成患者病情已发展至中重度,需要接受系统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临床上,银屑病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紫外线光疗、洗浴疗法等。对于中重度患者,临床上推荐及时启动系统治疗,包括传统口服药物和近年来出现的靶向药物。
靶向疗法的突破
靶向疗法是目前银屑病领域的前沿治疗手段。传统口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广泛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疾病进展,而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靶向药物不断问世,为中重度银屑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制剂是银屑病靶向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需要通过注射给药,且可能出现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或因免疫原性导致疗效衰减。小分子靶向药物则可以通过口服给药,更加便捷,近年来备受关注。
新型TYK2变构抑制剂
近期落地的TYK2变构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TYK2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负责介导IL-23/12和1型干扰素等关键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过抑制TYK2,可以阻断下游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新型药物特别适合以下三类患者:
- 本身更接受口服治疗的患者
- 生物制剂应答不足的患者
- 受困于头皮银屑病的患者
患者日常管理建议
银屑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正确认识这一终身性疾病,追求控制而非根治。在治疗方面,医生与患者都要关注治疗的副作用,警惕肝、肾等脏器损害;关注与控制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尿酸增高、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银屑病共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管理上,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营养均衡,适当锻炼,注意皮肤保湿,放松身心,避免精神压力,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