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江霞博士推荐:中医调理痛经秘方
缪江霞博士推荐:中医调理痛经秘方
痛经是许多女性的困扰,尤其是在月经期间。据统计,约有50%-90%的育龄女性都曾经历过痛经的折磨。虽然止痛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会带来副作用,而且治标不治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寻求中医调理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持续教育部主任缪江霞博士推荐了两个中医调理痛经的方剂,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对缓解痛经有显著效果。
益母草当归老姜红糖汤
益母草当归老姜红糖汤是中医调理痛经的经典方剂,主要由以下几味中药组成:
- 益母草:30克
- 当归:15克
- 老姜:10克
- 红糖:适量
这味方剂具有活血调经、温经散寒的作用,特别适合以下情况的痛经:
- 经血量少且色暗,伴有血块
- 小腹冷痛,遇热痛减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
方剂原理
益母草被誉为“妇科经产要药”,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老姜温经散寒,红糖补中缓急。四味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效。
益气补血乌鸡汤
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缪江霞博士推荐使用益气补血乌鸡汤。具体配伍如下:
- 乌鸡:1只(约600克)
- 当归:15克
- 黄芪:30克
- 党参:20克
- 红枣:10枚
- 枸杞子:适量
这味方剂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合以下情况的痛经:
-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 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方剂原理
乌鸡本身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滋阴的功效。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固表,党参补中益气,红枣补血养心,枸杞子滋补肝肾。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调经止痛之效。
中医调理痛经的原理
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前者指气血运行不畅,后者指胞宫失于濡养。痛经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 寒凝血瘀:经期受寒或饮食生冷,导致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
- 气血不足: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后,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
其他中医调理方法
除了服用中药汤剂外,还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调理方法:
艾灸:常用穴位有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每个穴位温和灸20分钟,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
按摩:按摩腹部或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缓解疼痛。
饮食调理: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桂圆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痛经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
通过中医调理,不仅可以缓解痛经症状,还能改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痛经问题。希望广大女性同胞都能摆脱痛经的困扰,拥有健康舒适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