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午沉舰新发现:揭秘"致远"号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午沉舰新发现:揭秘"致远"号真相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5
来源
1.
https://tv.cctv.com/2024/07/25/VIDE7PtWtJ25wfoBlAXXjvrm240725.shtml
2.
http://www.jiawuzhanzheng.cn/paper/zhouchunshuijiawuchenjianxilieyizhijijinxiandaichenjianshuixiakaogu
3.
http://www.qb.gd.gov.cn/jrqx/content/post_1249200.html
4.
http://www.uch-china.com/contentac.thtml?cid=1004
5.
http://news.cn/20240913/99cbd1a4066a43bdab9e5d074073ab2d/c.html

2015年,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丹东大鹿岛西南海域,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号战舰。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甲午海战研究的空白,更为我们还原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01

惊世发现:致远舰重现天日

2014年起,国家文物局联合辽宁、山东等地文保部门,启动了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经过数月的物探勘测,考古队在丹东大鹿岛西南海域发现了一艘神秘的沉船,代号"丹东一号"。2015年,随着两件带有"致远"篆书字样的白瓷餐盘被发现,这艘沉船的身份终于得以确认——这就是甲午海战中英勇沉没的"致远"号。

历时三年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队共提取出水文物429件/套,包括舰体结构设施、武器弹药、生活用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致远"号的主炮管残块和十管加特林机枪,这些武器见证了甲午海战的惨烈。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单筒望远镜,这件刻有英文名字的文物,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02

致远舰的最后时刻

通过水下考古发现,专家们还原了"致远"号的最后时刻。舰体残长61米、残宽9-10米、残高2.5米,呈正沉状态埋于泥中。舰体外壳列板保存完好,锅炉、水密隔舱等部位清晰可辨。考古发现排除了"致远"号被鱼雷击沉的说法,证实了其是在与敌舰激战中被击中起火,最终沉没。

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面炮火连天。在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激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全速撞向敌舰。不幸的是,"致远"号在接近敌舰时被击中,舰体倾斜,最终沉入海底。邓世昌拒绝了部下的求生圈,与250名官兵一同壮烈殉国。

03

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

"致远"号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甲午海战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出水文物,专家们发现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落后。"致远"号的主炮、加特林机枪等武器,都是当时较为先进的装备。此外,考古发现还揭示了北洋海军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状况,为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致远"号的发现,不仅是对甲午海战历史的补充,更是对北洋海军将士英勇精神的致敬。这些文物无声地诉说着130年前那场悲壮的海战,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甲午硝烟早已散尽,但"致远"号的传奇永不落幕。这些沉寂百年的文物,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爱国情怀。"致远"号的考古发现,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