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28年一遇!揭秘今年最早冬至的天文奥秘与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28年一遇!揭秘今年最早冬至的天文奥秘与文化内涵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7023469_122001006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7A04NXD00
3.
http://sx.people.com.cn/n2/2024/1221/c189134-41083160.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0A0022900
5.
https://www.cqnews.net/1/detail/1319942117658796032/web/content_1319942117658796032.html
6.
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9711
7.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10.18306/dlkxjz.2024.04.015
8.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12/82866195.html
9.
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page/17/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D%87%E6%99%82%E5%B7%AE
11.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4213923.html
12.
https://www.eeekeji.com/news/companynews/4166.html

2023年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一个看似平常的时刻,却标志着一个不平凡的天文现象——128年来最早的冬至。上一次出现比今年更早的冬至,还要追溯到1896年,而下一次则要等到2028年。这个特殊的时刻,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更蕴含着丰富的天文知识和文化内涵。

01

为什么今年冬至来得早?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式说起。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回归年计算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而现行的阳历(公历)通常一年有365天,每四年为一闰年,闰年有366天。这种时间差导致了节气日期的微小变动。

具体来说,同样是四年时间,阳历比回归年的时间长1天多。因此,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5小时或6小时,但遇到闰年则要提前24小时。这样一来,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就有3个不同的公历日期。以冬至为例,它的日期可能出现在12月21日、12月22日或12月23日。

02

冬至与日出日落的关系

很多人以为冬至是全年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以广州为例,今年冬至的日出时间为7时03分39秒,而全年日出最晚是在1月16日,时间为7时10分17秒;冬至的日落时间为17时46分31秒,而全年日落最早是在11月28日,时间为17时40分22秒。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和地球轴倾斜的角度。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每天都不相等,产生“真太阳时”。而我们日常使用的“平太阳时”是将“真太阳时”平均化,导致每天都有一定的时差。

03

冬至的文化内涵

冬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通过“土圭测景”的方法,测定了冬至作为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周朝甚至将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认为这是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的时刻。

从汉代开始,冬至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节日。《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汉武帝时期,冬至被纳入《太初历》,成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到了唐代,冬至的地位提升至与春节相当的高度,杜甫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和白居易的“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等诗句,都体现了冬至的节日氛围。

04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尤其是山西南部的陶寺遗址。考古发现表明,陶寺先民建造了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通过观测太阳从不同缝隙中升起的位置,来确定节气。这种观测方法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结果惊人地吻合,证明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超水平。

冬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天文现象,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韵律,珍惜这个特别的节气,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