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一座自带打卡属性的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一座自带打卡属性的博物馆
“一票难求”、“排队两小时”、“日接待量破万”……这些词,最近频频出现在苏州博物馆的新闻里。这座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再次成为了全城最火的网红打卡地。
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作为一座地级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虽然比不上国家级博物馆,但其建筑本身却足以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博物馆本馆由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于2006年落成开放。他以“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园林完美融合,创造出这座被誉为“最美丽的博物馆”的建筑杰作。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贝聿铭巧妙地将建筑融入周边的园林景观中,无论是六边形的窗户,还是精心布置的绿植太湖石,都透露出浓浓的江南园林韵味。更特别的是,博物馆在节假日会开放到晚上8点,夜幕降临时,整个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迷人。
展厅里的“小确幸”
走进博物馆,你会发现这里的展厅设计与传统博物馆大不同。一般博物馆的展厅都是打通的大面积连续空间,而苏博的展厅却像是一间间精致的客厅,每个展厅大约就是普通人家大点的客厅的面积,采光上也类似民居,通过窗户引入了自然光,展厅内仅通过墙上的展板说明主题,展柜也和家里用的书柜大小相仿。
这种设计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位收藏爱好者的私家园林中,每转一个弯,每推开一扇门,都有新的惊喜等待发现。而且,由于展厅不大,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欣赏展品的细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大型博物馆难以提供的。
必打卡的三大展区
吴塔国宝:两座塔的传奇
吴塔国宝展区展出了苏州两座标志性佛塔——虎丘云岩寺塔和盘门瑞光寺塔内发现的国宝级佛教文物,分为宝藏虎丘和塔放瑞光两个展厅,八角形的造型和佛塔一脉相承。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和北宋真珠舍利宝幢。前者是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出土于云岩寺塔,是五代越窑的代表作;后者同样禁止出国,出土于瑞光寺塔,主体以楠木制成,点缀珍珠等珠宝,内藏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供奉舍利的小瓶等。宝幢制作综合木雕、描金、玉雕、金银细工等技术,动用珍珠四万多颗,非常奢侈。
吴门书画:明清书画的半壁江山
苏州是明清书画的重镇,吴门四家、清初六家都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明清书画精品,分批在两个展厅展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王蒙的《竹石图轴》:元四家之一王蒙为好友张德机绘制的作品
- 祝允明的《正德兴宁县志稿册》: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枝山的手稿
- 陈洪绶的《钟馗图轴》:明末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画家之一老莲的作品
- 王时敏的《秋山晓霁图轴》: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的山水画代表作
吴中风雅:明清苏州的生活图景
这个展区通过9个展厅,展示了明清时期苏州的工艺美术精品,从文房四宝到玉器玩具,从家具到织绣,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特别推荐南宋哥窑贯耳瓶、元代钧窑红斑胆瓶和清代粉彩百鹿尊,这些瓷器不仅工艺精湛,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特色文创:把博物馆带回家
除了建筑和展品,苏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是一大亮点。春节期间热卖的“蛇花花”毛绒玩偶系列,以馆藏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蛇形象为灵感设计,绿粉配色俏皮吸睛,毛茸茸的手感温暖治愈,脑袋上的粉色花花帽可拆卸,内置磁吸,可以解锁多种玩法。此外,还有以“荡观前”“状元文化”等为主题创作的福气包、增福元宝、福气冰箱贴等,都是不错的纪念品选择。
最后的话
苏州博物馆的火爆,不仅是因为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藏品,更因为它承载着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体验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不妨趁着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吧!记得提前预约哦,否则可能要排队很久才能进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