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街论坛热议:中日经贸合作迎来绿色新机遇
2024金融街论坛热议:中日经贸合作迎来绿色新机遇
2024年10月,北京金融街,一场聚焦中日经济金融合作的高端论坛正在热烈进行。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全球经济形势下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论坛不仅展现了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意愿,更折射出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新动向。
绿色低碳:中日合作的新蓝海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中日合作的重要领域。第十七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两国政界和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绿色发展是中日面临的共同课题,双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节能环保是中日经贸合作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双方在这一领域的产业优势互补,市场空间广阔。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也指出,正在推动脱碳的日中两国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在节能和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对世界整体实现碳中和作出巨大贡献。
论坛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27个合作项目,涉及工业园区脱碳、垃圾焚烧发电、绿色建筑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两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银发经济:金融合作的新机遇
除了绿色低碳领域,中日两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合作也展现出广阔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金融街论坛上指出,中日两国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金融促进银发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侯云春建议,中日两国政府应加强在政策层面的沟通与协调,推动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在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双方还应在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加强合作,形成银发经济产业链。通过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挑战与展望:复杂形势下的合作之路
尽管中日经贸合作展现出积极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两国关系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美国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为中日经贸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美国新政府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都可能受到美国政策调整的影响。例如,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政策,将对中日两国的出口贸易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对华限制政策,也可能波及日本企业,影响中日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日两国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一方面,双方应继续深化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民间交流,增强合作的内生动力。
2024年12月,在日本仙台举办的中日高层次科学家交流研讨活动就是一个积极信号。来自中日两国9所知名高校的科学家围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共同探讨绿色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两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展望未来,中日经贸合作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日两国作为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更应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区域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