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斗导航赋能小麦生产: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斗导航赋能小麦生产: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2A03V8U00
2.
http://www.beidou.gov.cn/yw/xwzx/202502/t20250208_28808.html
3.
https://www.njau.edu.cn/2024/0930/c171a130995/page.htm
4.
https://www.qxwz.com/zixun/496820947
5.
https://www.gzns.gov.cn/gznskjj/gkmlpt/content/9/9754/post_9754347.html
6.
https://www.yzwb.net/content/1937043.html
7.
https://www.njau.edu.cn/jj/list.htm
8.
https://www.nongji1958.com/node/77317
9.
https://nynct.jiangsu.gov.cn/art/2024/12/16/art_12086_11446686.html
10.
http://www.clse.cc/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124

“滴滴”一声,一台基于北斗的新型拖拉机在湖北襄阳的麦田里开始了自动作业。这台“铁牛”不仅能实现全自动路径规划和转弯,还能在夜间不间断工作。这是中国农业智能化的一个缩影,而背后的关键技术正是北斗导航系统。

01

从天而降的“智慧大脑”

在山东临沂的家庭农场,技术人员正在操作一台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的无人机,为小麦进行喷药作业。这台无人机能够在20米的高空快速响应,精准执行喷洒任务。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能将农药重叠率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效率是人工喷洒的十几倍。

这种精准度是如何实现的?答案就在北斗系统的厘米级定位能力中。通过植保机上的载波实时动态测量,系统能够获得植保机在农田中的实时位置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航线规划和药物喷洒。

02

南京农业大学的智慧麦作革命

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千亩麦田里,一场农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胡金钊博士按下遥控器按钮,一台智能测产收获机沿着规划路线驶进麦田,不一会儿就生成了详细的“田间产量空间分布图”。

这项由曹卫星教授和朱艳教授领衔研发的“智慧麦作技术”,将中国几千年精耕细作的传统智慧与现代高科技完美融合。通过数字化监测和智能化管理,不仅优化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

03

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600名农民正在体验一项来自中国的“黑科技”。通过搭载视觉识别设备的无人机,他们可以实现对作物的全方位监测,包括长势判定、健康监测、需水量分析等。

这项由中国广州软件院和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正在为当地农民解决气候不确定和病虫害问题。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农民可以随时获取作物的健康状况和管理建议,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掌控田间地头。

04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

从湖北襄阳的智能拖拉机,到山东临沂的无人机喷药,再到巴基斯坦的作物监测系统,北斗导航正在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这种智能化、无人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控田间地头,真正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转变。

正如一位巴基斯坦农民所说:“农作物的状态,对水和肥料的确切需求被量化,更精准了。这避免了我们过去浇水过多或不足的情况,能帮助我们精准灌溉和施肥,降低投入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业生产将会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而农民们也将在科技的助力下,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