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营老爷: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民俗盛宴
潮州营老爷: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民俗盛宴
青龙古庙前的盛大巡游
2024年农历正月二十四,广东潮州青龙古庙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这一天,潮州规模最大、最有名的营老爷活动正在上演。1000多人的巡游队伍绵延数里,4个小时的文化踩街表演,让整个古城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
从祭祀到狂欢:营老爷的历史渊源
“老爷”在潮汕地区特指镇或村的守护神。潮汕各地的大老爷名目繁多,既有朝廷规定的神明如城隍、关爷、妈祖,也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更多的是民间创设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等。
营老爷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古代的社祭仪式。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早在梁朝时期,邻里就会合会醵钱买办牲酒祭品,先祭过土神,然后一起聚餐。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兼具宗教仪式和社区治理功能的民俗活动。
热闹非凡的巡游仪式
营老爷的活动流程分为文营和武营两种。文营较为庄重,由标旗、彩景、醒狮、歌舞、大锣鼓、潮乐队等组成仪仗队,巡遍社区的每一条巷子。武营则更具原始野性,丁壮们抬起神像,飞奔穿过村里的巷子,跳过火堆,跑出田洋,最后巡游村界。
目击者的亲身感受
“我从小就看营老爷,那时候还是个孩子,现在爷爷奶奶都已仙逝。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看到今天的盛况,也会感到欣慰的。”一位在现场的老人感慨道。
另一位网友分享道:“今天是正月初五,榕城梅云镇潮东村的营老爷活动让我大开眼界。队伍浩浩荡荡,神像端坐神轿,沿途还有潮州锣鼓队和普宁东埔青年英歌队表演,真是太壮观了!”
文化传承与社区凝聚力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曾撰文称:“这活力四射的营老爷,是潮汕人的生活节奏与文化趣味,也是其工艺与精神相得益彰的关键。”活动中的金漆木雕、大锣鼓、英歌舞、布马舞、潮绣、木雕、花灯、铁枝木偶等,无不体现了潮汕文化的精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人建议将营老爷活动集中化,以便发展旅游业。对此,陈平原教授表示反对:“人家村民之所以踊跃参与,是祈求安康与兴旺,不是为游客表演的。游客可以观赏,但不应该本末倒置。”
潮州营老爷,这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民俗活动,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区凝聚力的体现。它承载着潮汕人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