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抗癌功效获科学证实,但需适量食用
竹荪抗癌功效获科学证实,但需适量食用
在竹林深处,一种被誉为“菌中皇后”的真菌正悄然生长。它就是竹荪,一种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竹荪不仅外观独特,形似网状白蛇皮,更因其卓越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竹荪中富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癌功效,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新宠。
竹荪的营养成分
竹荪的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76%,这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
竹荪的抗癌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竹荪中富含的多糖类物质,尤其是β-葡聚糖,具有显著的抗癌功效。这些多糖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多糖可以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等有益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对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调节免疫反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观点与临床应用
杭州市淳安县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次平指出,竹荪对减肥、防癌、降血压、美白祛黑等均具有疗效。中国药科大学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也证实,竹荪中的多糖成分能抑制癌细胞,对肿瘤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食用注意事项
虽然竹荪营养价值高,但并非人人皆宜。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者、腹泻者不宜多食。在众多的竹荪品种中,有一种黄裙竹荪,也叫杂色荪,菌裙的颜色为橘黄色或柠檬黄色,这种黄裙竹荪有毒,不可食用。
竹荪的食用方法多样,可炖汤、炒食或制成药膳。例如,天麻竹荪粥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化痰的功效,适用于风痰内蕴而出现眩晕头痛、痰多胸闷的人群。丝瓜竹荪汤则能补充营养,消除秋燥。
竹荪虽好,但需适量。专家建议,竹荪虽有诸多保健功效,但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在日常饮食中适量食用竹荪,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但不能过分依赖其防癌效果。保持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类食材,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竹荪,这位来自竹林的“白衣仙子”,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我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正如专家所言,竹荪虽好,但需适量。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