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族歌剧《沂蒙山》六周年: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族歌剧《沂蒙山》六周年: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7404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K099Q80514R9L4.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4/08/13214028_1135681672.shtml
4.
http://sd.news.cn/20241219/6afd0f04265e4fbb811657190f5f130d/c.html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17/detail-incpkxry3337156.d.html?vt=4&pos=108&his=0
6.
http://www.songqiye.com/news.html
7.
https://td.fyun.cc/detail/2d7ae7a4637decf4b8c49f712ffd502f0bf7f194.html
8.
https://www.mydream.org.cn/532.html
9.
https://www.52hrtt.com/beining/n/w/info/G1737099445126

2024年12月17日至19日,山东剧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演出——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演六周年纪念演出。这部以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为背景的歌剧,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01

红色经典的诞生

《沂蒙山》由王晓岭、李文绪作词,栾凯作曲,黄定山导演,山东省歌舞剧院编排。歌剧以渊子崖战役、大青山突围等真实历史事件为素材,通过海棠、林生、夏荷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02

六年的辉煌历程

自2018年首演以来,《沂蒙山》已在全国各地巡演300场,现场观众达38万余人次,网络点击量过亿。从山东到北京,从安徽到湖北,这部歌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03

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

《沂蒙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艺术表现,更在于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歌剧通过海棠、林生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沂蒙山人民的英勇与牺牲,揭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

04

传承与展望

六年来,《沂蒙山》不仅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更通过各种方式走进校园、社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感受沂蒙精神。此次六周年纪念演出,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正如剧中所唱:“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沂蒙精神将永远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