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数字化创新让历史“触手可及”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数字化创新让历史“触手可及”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及东北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博物馆。它始建于1991年,前身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馆”,后于1997年扩建,并在1999年更名为现名。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照片和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及东北抗战的历史。
现代科技让历史“触手可及”
博物馆在展示手段上不断创新,运用现代科技让历史更加生动可感。在博物馆展厅内,一块超大电子屏幕映入眼帘。观众轻触屏幕,可自主查询、浏览相关内容。博物馆从百余件三维扫描藏品中精选出30余件,在三维触摸式交互展示机中展示。其中,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巩天民夫人用雅马哈风琴、黑陶盖罐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通过触摸三维展示机,观众可以将文物图像放大缩小,倾斜旋转,既能宏观浏览,又能观察细节。
更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实景展览扫描、无人机外景航拍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馆藏千余件珍贵文物和沈阳抗战联线成员博物馆展厅、展览进行影像数据采集,并将数字化成果投入应用和展示。观众只需点击展示机屏幕,打开VR链接,即可观看赵尚志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等7家展馆的数字化采集成果,实现线上跨时空沉浸式参观。
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实践
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讲解服务、主题展览、抗战历史讲座等传统方式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青少年的儿童体验馆。
儿童体验馆目标群体为6岁至12岁的青少年,以数字化沉浸互动体验为形式和载体,带领孩子们完成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之旅。馆内陈设以多媒体互动体验为特色,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运用AR场景再现、3D动漫、体感游戏、智能机器人、数字互动触摸技术与中央智能管理系统,为参观者提供生动的观览体验。
在体验馆内,小朋友们能够通过时光隧道、冲出封锁线、我是英雄、AR虚拟动态成像、3D体验合影、动态绘画、电子拼图、抗小虎炸碉堡、互动问答、配音吧、影音视听、对话英雄、和平树寄语等20多个体验版块,融入数字化沉浸空间,在视、听、触多感官立体体验中学习历史,感受抗战历程、理解抗战英雄的理想与信念。
参观建议
博物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但需要提前预约。参观者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预约。开放时间为夏季9:00—17:00(16:30停止入场),冬季9:0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参观时建议重点参观基本陈列展厅,这里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系统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同时不要错过儿童体验馆,即使成人也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了解历史的窗口,更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