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否"武艺高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否"武艺高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ci/20240930/1684eea0e10f42f3aa9bf1d2fe4382a0/c.html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琢在《经典来了:一起读论语》一书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孔子形象。通过《论语》和其他史料的记载,孟琢教授展示了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更是一位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的儒者。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仁"的思想和处世态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琢教授指出,《论语》中记录的孔子言行,展现了一个鲜活有趣、思想博大的形象,其教诲至今仍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鼓舞和心灵滋养。

孔子是否"武艺高强"?

关于孔子的外貌和体能,孟琢教授分享了他在博物馆看到的明朝孔子像,即使是老年时期的孔子,看上去依然十分魁梧。据史料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猛将,孔子继承了父亲的体格,据说身高可能超过一米九,被人们称为"长人"。

孔子精通"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指射箭,"御"指驾车,这些技能在古代被视为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中记载,孔子射箭时不仅要求精准,还讲究仪态优美,因此观看孔子射箭的人常常"观者如堵",场面十分壮观。

结合《论语》中对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描述,孟琢教授认为孔子绝非文弱书生,而是身材高大健壮、气度非凡的人物。


资料图:导游为游客讲解明代《孔子燕居像》。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仁"的多重含义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贯穿全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孟琢教授解释说,"仁"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平等爱人",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积极奉献精神,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原则。

孔子的人生智慧也体现在他对不同人生阶段的描述中,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智慧不仅塑造了成语典故,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论语》的现代启示

《论语》中充满了富有哲理的"金句",如"君子固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话语常被人们作为座右铭。孟琢教授解读说,孔子在"陈蔡绝粮"的困境中依然保持心志坚定,展现了君子的品格。

孔子还有洒脱的一面,他赞赏弟子曾皙描绘的春游图景,体现了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论语》不仅能获得心灵的慰藉,更能从中汲取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智慧。


资料图:图为演员们上演"孔子授课"。殷柯 摄

孟琢教授总结道,真正读懂《论语》、理解孔子之后,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孔子在经历诸多艰难困苦后依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快乐,这种精神特质非常具有感染力。


《经典来了:一起读论语》中介绍了不少与孔子有关的故事。天天出版社供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