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心理学家谢中垚揭秘:自然风景如何治愈心灵?
知名心理学家谢中垚揭秘:自然风景如何治愈心灵?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大自然的呼唤?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超过5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6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然而,研究表明,自然风景对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植物园和社区园艺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联系,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抑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连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怀特博士指出,即使接触大自然10分钟,如感受微风拂面或沐浴在阳光中,就能降低人体的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戴利博士利用这些证据,帮助世界银行及全球城市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将自然环境融入城市建设中。
自然环境不仅能改善心理健康,还能激发创造力。Thrive Global网站的一篇文章指出,不同的环境(自然环境、城市环境或新奇环境)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创造力。自然环境为大脑提供了适量的感官刺激和平静,让我们能够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城市环境则通过增加社交网络中人的数量,带来不同的想法和机会。新奇环境则有助于打开思维,提供新的体验。
然而,快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在泛欧洲地区,95%的欧洲城市地区人口接触到的空气质量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2012年,欧洲有50万人因户外空气质量低下而过早死亡,还有10万人因室内空气质量不好而死亡。城市化还导致了“热岛”、“干岛”等环境现象,以及暴雨径流引起的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城市环境中创造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城市规划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增加城市绿地:建设更多公园、绿地和屋顶花园,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
创造亲生命设计:在建筑和公共空间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植物墙、水景等,以改善室内环境,提升创造力。
发展社区园艺: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园艺活动,增强社会联系,同时享受园艺带来的心理健康益处。
保护城市湿地:湿地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推广绿色出行: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自然。
自然风景对人类的意义远不止于美观。它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城市中创造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让自然风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