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方言与自我认同:你家乡话土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方言与自我认同:你家乡话土吗?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04/10/content_37254249.htm
2.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data/paperhelp?cmd=paper_forward&longsign=fca835d1bc63bad4f17c6480a11f026c&title=%E8%AE%BA%E6%96%B9%E8%A8%80%E4%BB%B7%E5%80%BC%E5%8F%8A%E5%85%B6%E4%BF%9D%E6%8A%A4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9845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843271535747653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987749887256652
6.
http://www.news.cn/info/20241223/6d87afc8d7c14e168c44d5fc38df865a/c.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7%9A%84%E5%9C%B0%E5%9F%9F%E6%AD%A7%E8%A7%86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2241
9.
https://www.jsenews.com/edu/202501/t20250122_8450716.shtml
10.
https://www.xiaoyizhiqu.com/xyzq_news/article/6699beff4ddd79f11a012d53
11.
http://news.sina.cn/news_zt/ht2017dyqs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7%E8%A6%96

“猴赛雷”“搞么斯”“伐木累”……这些在网络上流行的“方言梗”,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言词语涌入影视剧、综艺节目等文艺作品,并借助网络广泛传播。这些看似简单的“方言梗”,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身份认同感。

方言:不只是语言,更是身份的密码

“方言梗”的流行,反映了年轻人对方言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沈薇薇所说,这些“方言梗”集幽默、独特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同频、情感共鸣等社交属性于一体,凸显了年青一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自己的家乡话“土”?这种认知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社会对方言的复杂态度。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的使用场景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使得方言的地域特征变得模糊。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对自己的家乡话产生疏离感,甚至刻意避免使用方言。

然而,方言绝不是“土”的代名词。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了地方历史和社会变迁。正如一位小红书用户所说:“土话不土,是我们的方言,是身份的认证,是故乡的胎记,也是牵着风筝的线。”

方言的独特魅力:从“这是什么”到“新年祝福”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方言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幅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解之物,一句“这是什么”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而在不同的方言里,这句话却演绎出了千变万化的韵味和风情。

在北方,京城的胡同里,老北京人可能会用略带京片子的口音问:“这是嘛玩意儿?”这句话里,不仅透露出对事物的好奇,还夹杂着一份京城的悠闲与从容。而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人们则可能更直接地喊出:“这是啥玩意儿?”语气中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与直率。

转向南方,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中,“这是啥个东西呀?”轻轻柔柔地飘入耳畔,仿佛连询问都带着一股子江南的温婉与细腻。而在四川盆地,一句“勒是啥子哦?”则充满了川渝地区的麻辣与热情,让人一听便知是那片热土上的声音。

在华南,广东人的“呢个系乜嘢呀?”带着粤语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听起来既亲切又富有地方特色。而福建的闽南语里,“遮系虾米?”则像是一首悠扬的闽南歌谣,让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文化气息。

方言的独特价值不仅体现在日常交流中,更体现在文化传承和语言研究中。比如,百度AI最近上线了34个省市的语音智能体,让AI开口讲方言,还能和AI实时语音聊天。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性格,比如北京的是“京城黄阿玛”,杭州的叫“小青带你游西湖”,还有巴渝小飞侠、山东好客孔夫子等等。这种创新性的尝试,不仅让方言焕发新生,也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如何正确看待方言:从排斥到自豪

面对方言的式微,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自己的家乡话?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

  1. 重新认识方言的价值:方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通过了解方言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

  2. 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方言:不要因为担心“土”而避免使用方言。在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等轻松场合,不妨多用方言交流,让这份独特的文化得以传承。

  3. 参与方言保护活动:许多地方都在开展方言保护项目,如方言录音、方言教材编写等。你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为保护方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用创新方式传播方言文化:像年轻人创造“方言梗”一样,你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方式,用新颖有趣的方式传播方言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

方言是连接我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方言的魅力得以延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