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葱:从“葱王”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章丘大葱:从“葱王”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2024年11月9日,山东济南章丘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葱丰收季。在绣惠街道王金村,葱农苗发勇种植的一棵高达2.68米的大葱,再次刷新了“葱王”纪录。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成就,更标志着章丘大葱这一有着2000多年种植历史的地标产品,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新的生机。
章丘大葱的独特魅力
章丘大葱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的“金招牌”,离不开其独特的品质。这里的大葱主要栽培品种为大梧桐和气煞风,经过多代栽培,形成了“高、大、脆、白、甜”的独特品质。更值得一提的是,章丘拥有58万亩富硒土壤,占全省富硒土壤总面积的25%,采用富硒大葱技术种植出来的大葱每千克含硒量不低于30微克,是普通大葱的27.75倍。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
面对传统农业的诸多挑战,章丘区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目前,章丘已建立起三大智慧平台: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高标准农田智慧平台、鲁牧云智慧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智能化监控和预警。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章丘大葱的种植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过去,章丘大葱采用传统的开深沟、多次培土的种植方式,生长周期长达13个月。如今,通过技术创新,已经实现了四季种植和全程机械化生产。在龙山街道魏李村的四季葱种植基地,从种到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村党支部书记郭红钢表示,葱苗由专业的育苗工厂供应,提前75-90天预定,每亩大约1200元;采用穴盘移栽机械效率高、成本低,标准化种植,一亩地1.76万棵葱;生长周期短,株高1.2米左右就上市。同时,村里投资建设了600吨的冷库,鲜葱一年四季供应。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升级
章丘大葱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在下游,与全聚德烤鸭、舜耕山庄等品牌餐饮合作,先后走上了APEC、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餐桌。在深加工方面,也有企业开始研发葱油、葱酱及葱料汁等产品。位于章丘区枣园街道贾庄村的中科思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济南)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将加工好的鲜葱装车,运往银座超市、盒马鲜生等门店。同时,搭建了多个直播间,将章丘大葱卖到全国各地。
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农民增收上。目前,章丘大葱种植面积大约11万亩,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7.92亿元,同比增长6.1%。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44亿元,同比增长20%。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的故事。
为了进一步支持农业发展,山东农担公司为章丘提供了数字化担保贷款支持。章丘蛋鸡养殖大户、种粮大户张老师就申请了70万元的农担快贷,用于春节前的鸡饲料和小麦化肥等农资采购,他对银担联合打造的高效融资模式非常认可。
未来展望
从一棵葱到一个产业,从一个产业到乡村振兴的引擎,章丘大葱的故事还在继续。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章丘大葱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农业发展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中国乡村振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