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史》新书发布:一部有“灵魂”的地方史
《潮汕史》新书发布:一部有“灵魂”的地方史
近日,一部历时20余年完成的巨著《潮汕史》在汕头首发,这部近160万字的五卷本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潮汕地区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历史变迁。该书作者、韩山师范学院教授黄挺,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潮汕历史画卷。
一部有“灵魂”的地方史
《潮汕史》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高度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认为它与传统的地方通史编撰相比,有三个显著不同之处:
- 由一位具有深厚学养的优秀学者独立完成,带有鲜明的个人学术风格
- 是一部有“灵魂”的著作,展现了作者对文化的独特观察和历史人类学的学术思考
- 将潮汕文化置于中国本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视角下进行阐述,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
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潮汕文化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海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潮汕方言、潮剧、潮汕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家族制度,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潮汕文化体系。
潮汕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潮汕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创造。从秦汉时期的政权建置,到韩愈之前的官方教育,再到明清时期的科举成就,潮汕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
汕头开埠:潮汕文化的转折点
1860年,汕头开埠成为潮汕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开埠前,潮汕地区的海上贸易已相当繁荣,妈屿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贸点,见证了潮汕与海外的经济往来。
开埠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医疗技术和商业思想。汕头成为潮汕地区现代化的桥头堡,推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时,开埠也促进了潮汕文化的对外传播,使潮汕文化的影响扩展到世界各地。
潮汕文化的现代传承
进入21世纪,潮汕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通过保育活化历史街区和古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使潮汕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骑楼建筑群、侨批馆,见证了潮汕人的奋斗历程
-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广济桥、广济楼,展现了古代潮州的繁华景象
- 揭阳古城的进贤门、揭阳学宫、城隍庙,体现了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
同时,潮汕地区的非遗文化如英歌舞、潮剧、潮绣等,也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发展。2024年,以潮汕英歌舞为代表的春节民俗文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提升了潮汕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潮汕史》的出版,不仅是对潮汕历史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潮汕文化的深情致敬。通过这部著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潮汕地区独特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感受潮汕人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正如陈春声教授所说,潮汕文化就是中国文化,通过一个地域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整体。《潮汕史》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也为潮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