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郭国柱镜头下的消失村庄:文化在变迁中的坚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郭国柱镜头下的消失村庄:文化在变迁中的坚守

引用
360doc个人图书馆
5
来源
1.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953612_1131909131.html
2.
https://photo.artron.net/artist_infor.php?personcode=A0267865
3.
https://m.weibo.cn/u/2058612884?entry=thirdapp&wm=90154_90001&luicode=10000360&lfid=ucneirong_9999_0001&launchid=10000360-ucneirong_9999_0001
4.
https://www.theartjournal.cn/archives/exhibitions/133298
5.
https://m.toutiao.com/i6795356966756549128/

在过去的五年里,摄影师郭国柱的足迹遍布中国东南部的荒村野寨。他带着大画幅相机,穿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山西、河北、河南、江西等地的深山荒岛之间,用镜头记录下204个因城市化而被遗弃的村落。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痕迹的重新占领,更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冲突与融合的思考。

01

从机械设计师到摄影师:郭国柱的转型之路

郭国柱出生、成长在福建泉州的农村,从小就对乡土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不锈钢餐具公司的机修车间工作了三年,随后又到建筑企业做行政工作。然而,对摄影的热爱最终让他决定辞职,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

郭国柱的摄影之路始于对家乡的思念。在大学期间,他开始拍摄家乡的风景,并与同学们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风景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他开始尝试用摄影来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关系,创作了《洗洗睡吧》系列作品,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人们睡觉的影像,展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02

《城岭》系列:记录中国乡村的变迁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郭国柱接触到杭州萧山一个即将拆迁的村庄。他受邀记录整个过程,分别用大画幅相机拍下40栋民宅的堂屋,用中画幅相机拍摄散落在村子里的遗弃物。这些作品构成了《城岭》系列中的《堂前间》和《遗物》部分。

然而,真正让郭国柱名声大噪的是《城岭》系列中的《流园》部分。自2015年起,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荒村,拍摄那些因城市化而被遗弃的村落。这些村庄大多位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荒岛,有些地方甚至需要砍刀开路,徒步行走数小时才能抵达。

在《流园》中,郭国柱用大画幅相机拍下了无人居住的空屋、草木丛生的道路、青苔与灰尘覆盖的旧物。这些照片看起来破败残旧,却也隐隐透出一股自然恬静的气息。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少,大自然重新占领了这片土地,原始生命的光彩赋予人类生存遗迹以新的活力。

03

摄影语言:客观记录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郭国柱的拍摄方式严谨而克制。他选择用大画幅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力求客观记录这些被遗弃村落的现状。这种拍摄方式不仅考验摄影师的技术,更需要对拍摄对象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在《流园》系列中,郭国柱刻意避免过多的修辞手法,尽量保持照片的纪实性。他认为,摄影应该是一种客观的记录,而不是主观的诠释。因此,他在拍摄时尽量保持一个外来者的观察状态,不对城市化做出价值判断。

04

文化的消逝与重生

郭国柱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痕迹的重新占领,更引发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冲突与融合的思考。在这些被遗弃的村落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文化的缩影:精美的雕花门窗、斑驳的家谱牌位、散落的农具和生活用品……这些遗存不仅是物质的痕迹,更是文化的记忆。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村落正在逐渐消失。郭国柱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的消逝,但同时也看到了生命的延续。在那些被遗弃的村落里,大自然重新焕发了生机,野草丛生,树木茂盛,动物们重新占据了这片土地。

郭国柱的作品提醒我们,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新的平衡。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对于空间来说,人也只是一个飘渺的过客。”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我们或许无法阻止村落的消失,但可以通过记录和反思,让这些文化记忆得以传承。

05

未来的方向

郭国柱的《城岭》项目仍在继续。他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更多荒村的拍摄,特别是那些尚未涉足的地区,如西藏、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江苏和海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为研究中国乡村变迁提供更多的影像资料。

在郭国柱看来,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更多人对乡村变迁的关注和思考。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成为日后研究者们的样本和素材,让人们对这段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

郭国柱的镜头下,那些消失的村庄不再是简单的废墟,而是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时空胶囊。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城市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的思考。在快速发展的今天,郭国柱用他的镜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