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引领乡村振兴,广东模式成全国范例
美食引领乡村振兴,广东模式成全国范例
美食引领乡村振兴,广东模式成全国范例
近年来,广东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美食天堂。这不仅是味蕾的秘籍,更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广东的美食不仅滋养了人们的餐桌,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耳边传来的傩舞声与美食的香气交织,令人陶醉。作为一个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南村镇独特的历史文化为美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里举办的番禺国际珠宝周和龙舟赛等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
与此同时,“味在番禺”餐饮品牌的崛起,使得南村镇的美食文化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现在,南村镇已涌现出多家高档餐饮和培训基地,为这片美食天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食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小餐桌撬动大消费。餐饮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关键领域。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舌尖经济正以其独特魅力释放消费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显示出餐饮产业的发展活力。地标美食的兴起同样为地方消费带来新增长点。例如,淄博烧烤的火爆带动了当地旅游收入的显著增长;麻辣烫的走红让天水市迎来了旅游高峰;因红山文化闻名的辽宁朝阳,其餐饮市场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关键力量。
“一村一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同的发展场景和路径模式。例如,内蒙古依托自然资源与地理优势发展农牧业,牛奶、羊肉、牛肉以及羊绒、饲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和“绒都”,农牧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黑龙江依托冰雪资源优势发展冰雪旅游,带动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也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充分认识自身资源禀赋的前提下,找准自身定位,瞄准特色优势产业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从而不断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
地方特色美食的文化传承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美食文化最集中的展示时刻。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纽带和文化的传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各地的年夜饭桌上都摆满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乡愁。
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中,广西的美食文化独树一帜。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的美食融合了汉族与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的饮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广西的年夜饭桌上,扣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肉质软糯,入口即化。扣肉的制作工艺讲究火候,需要经验丰富的厨师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在广西农村,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大锅扣肉,既用来招待客人,也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白切鸡是广西人年夜饭桌上的另一道经典菜肴。选用本地土鸡,经过精心烹制,鸡肉鲜嫩多汁,皮脆肉滑。白切鸡的蘸料也很有讲究,通常用姜葱蒜末配上酱油、香油调制而成,既保留了鸡肉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果酱烧烤是广西地区特有的美食。广西水果资源丰富多样,广西人民充分发挥优势,以广西水果制成特色烧烤果酱,并将之应用于烧烤之中,成就了这一份广西特色风味。果酱的酸甜味与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种烧烤方式既保留了食材的鲜香,又增添了果香,是广西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
香糯糟辣酱是广西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通常伴随着各种美食登场。香糯糟辣酱是以广西地区特色糯米甜酒与辣椒酱结合制作而成,既有糯米的香甜,又有辣椒的辛辣,是广西人制作美味的佳品。常用于小笼包、螺蛳粉火锅、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的蘸酱,同时也是糟辣鱼、糟辣扣肉等美食的主要调味酱,极具广西风味。
砂糖橘是广西的特色水果,也是过年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广西的砂糖橘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C,是解腻的佳品。在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着砂糖橘,聊着家常,其乐融融。
柠檬鸭是广西南宁的特色美食。选用本地土鸭,加入柠檬、酸荞头等配料炖煮,鸭肉鲜嫩,汤汁酸爽开胃。这道菜既保留了鸭肉的营养,又增添了独特的酸味,是年夜饭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红烧鱼是广西人年夜饭桌上的必备菜肴,寓意"年年有余"。选用新鲜的草鱼或鲤鱼,经过煎、烧等工序,鱼肉鲜嫩,汤汁浓郁。在广西,红烧鱼的做法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喜欢加入酸笋,有的地方则喜欢加入番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
炖鸡汤是广西人年夜饭桌上的滋补佳品。选用本地土鸡,加入枸杞、红枣等中药材,经过长时间炖煮,汤汁浓郁,营养丰富。在寒冷的冬日里,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既暖身又暖心。
广西的美食文化,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菜肴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饮食理念中。广西人讲究食材的新鲜,注重原汁原味,善于利用本地特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风格。在年夜饭桌上,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更感受到了广西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
美食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各地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美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美食不仅仅是文化的表达,更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策略。广东通过美食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在这个美食盛行的时代,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助美食这一载体,实现更好的发展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