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背影》到《天亮了》:提升语文阅读力的教学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背影》到《天亮了》:提升语文阅读力的教学实践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easylearn.baidu.com/shijuan/juhe_1255724_2.html
2.
https://www.ruiwen.com/wenxue/beiying/63728.html
3.
https://m.qidian.com/ask/qlwgtmijdgt
4.
https://saltsgod.com/blog/%E8%AF%B4%E8%AF%B4%E4%BD%A0%E4%BB%AC%E8%A7%81%E8%BF%87%E6%9C%80%E7%89%9B%E9%80%BC%E7%9A%84%E4%BD%9C%E5%BC%8A%E6%96%B9%E6%B3%95%EF%BC%9F/
5.
https://www.gaosanxuejie.com/fudao/494.html
6.
https://time.udn.com/udntime/story/122390/8149148
7.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studyaccount&containerid=100808a518bfa8e3872f9d0b2999bc774480ae&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7939423328&featurecode=newtitle%0A%E8%BF%99%E9%A6%96%E6%AD%8C%E7%9A%84%E4%B8%80%E6%84%8F%E6%80%9D%E6%98%AF%EF%BC%9A%E3%80%8C%E8%99%BD%E7%84%B6%E5%B9%B6%E4%B8%8D%E6%98%AF%E6%89%80%E6%9C%89%E7%9B%B8%E7%88%B1%E7%9A%84%E4%BA%BA%EF%BC%8C%E6%9C%80%E5%90%8E%E9%83%BD%E8%83%BD%E5%9C%A8%E4%B8%80%E8%B5%B7%E3%80%82%E4%BD%86%E5%8D%B3%E4%BD%BF%E6%9C%80%E5%90%8E%E6%88%91%E4%BB%AC%E6%9C%80%E5%90%8E%E6%B2%A1%E8%83%BD%E5%9C%A8%E4%B8%80%E8%B5%B7%EF%BC%8C%E4%B9%9F%E5%B8%8C%E6%9C%9B%E6%88%91%E4%BE%9D%E7%84%B6%E6%98%AF%EF%BC%8C%E6%9C%80%E6%87%82%E4%BD%A0%E7%9A%84%E4%BA%BA%E3%80%82%E3%80%8D&launchid=10000360-weixinh5_9999_0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这个画面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埃,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韩红的《天亮了》以深情的歌声,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

这两篇作品,一篇是散文,一篇是歌曲,却都触及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亲情。它们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作品,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01

情感共鸣:阅读理解的切入点

《背影》通过一个简单的背影,刻画出父亲深沉的爱;《天亮了》则用歌声诉说了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故事。这两篇作品都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渲染,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训练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例如,在教授《背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那段经典的背影描写。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个令人动容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段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父亲的艰难与坚持,儿子的感动与愧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文字表面的含义,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同样,在教授《天亮了》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这首歌,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歌词的情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关键句,如“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埃”和“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孤独、脆弱与坚持。

02

细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的关键

在学生初步感受作品情感后,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文本,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根据搜索结果[[4]],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了解文章大意、细读关键段落与句子、掌握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段落,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象征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通过这样的细读,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天亮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和象征,如“尘埃”和“天地虽宽”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深层含义。

03

实践应用:提升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根据背景资料,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值通常在40-48分之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文学欣赏与应试技巧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背影》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如“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标题?”或“分析文章中父亲的形象。”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既能深入理解文章,又能掌握解题技巧。

同样,在教授《天亮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歌词理解的题目,如“歌词中的‘尘埃’象征着什么?”或“分析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变化。”这样的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又能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04

结语

通过《背影》和《天亮了》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情感共鸣、文本细读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入手。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朗读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关键段落和句子,提升他们的文本细读能力;通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