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极点:地球最冷之地的探索与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极点:地球最冷之地的探索与揭秘

引用
中国气象网
9
来源
1.
http://sx.cma.gov.cn/qxkp/qxbk/202205/t20220507_4811053.html
2.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2/eba36210e0dd49cbb08b34c4cbe003d9.shtml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6%B2%99%E5%85%8B%E5%B0%94%E9%A1%BF
4.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cc69f0e4b0aef090d7b301.html
5.
https://www.bhkaec.org.hk/a/136826-cht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9E%81%E6%B4%B2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6764473013845174726
8.
https://www.chinaerospace.com/article/56697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230/a0f8c1e88dab4a5784e04be93af4e77f/c.html

1910年,英国队长斯科特和挪威队长罗阿尔·阿蒙森率领各自的队伍前往南极点。这是一场关乎人类探索极限的竞赛,也是一场生死较量。

阿蒙森团队凭借充分准备,率先到达南极点并顺利返回。而斯科特团队却因准备不足,在返程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最终全员遇难。这场悲剧不仅揭示了南极点作为地球上最冷之地的极端环境,也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01

地球上的“寒极”

南极点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28℃左右,自有观测以来的最低温度纪录是在1983年的7月21日,东南极洲东方站的气温达到了零下89.2℃。这种极端低温使得南极成为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除了极低温度,南极点还面临着强风和干燥的气候条件。南极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大风是南极的“常客”。有些地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多天,年平均风速19.4米每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每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每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还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相关数据表明,南极洲平均年降水量仅为55毫米,最干旱的地区在中国南极昆仑站附近,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1毫米。这种极端干燥的环境使得南极成为一个巨大的“沙漠”,尽管它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02

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尽管环境恶劣,南极点仍然是科学家们进行极地研究的重要地点。目前在南极点进行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冰盖演化研究、气候变化研究、生物生态研究等。

中国在南极科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多个科考站。其中,长城站是中国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站区规模4082平方米,12座建筑物,设生物研究、环境监测、常规气象观测、冰雪、海冰、地磁、地震学观测、卫星测绘等科目。每年可接纳40人度夏,25人越冬。

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站区规模8000平方米,建筑18座,设有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雪、大气、海洋、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监测等科目。每年可容纳120人度夏,25人越冬。

昆仑站建于2009年1月27日,是南极最高点内陆夏季考察站。站区规模558平方米,设有冰川学、天文学等科目,是一座天然实验室。每年容纳20人度夏。

泰山站是南极内陆考察站,建成于2014年2月8日,站区规模710平方米,为昆仑站、固定翼飞机和南极格罗夫山考察提供重要支撑。每年容纳20人度夏。

罗斯海站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站,站区规模5244平方米,设有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科目。每年可容纳80人度夏,30人越冬。

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科学家通过40年的南极科学考察,已率先完成磷虾基因组测序。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物量最大的浮游生物,也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中国科学家发现南极磷虾的基因组大小达到48个G(10亿个碱基对),是人类基因组的15倍。这一发现为研究南极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中国科学家还利用冰雷达给南极冰盖做“CT”,有望首次揭示南极冰下湖生命生态系统。南极冰盖总面积将近140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约2100米,是地球的天然空调。如果全部融化,不仅能让全球海平面上升约58米,而且也会深刻影响地球的气候环境。因此,南极冰盖的未来变化,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中之重。

03

人类探索的未来

南极点作为地球最冷之地,其极端环境和独特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通过持续的科考活动,人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还能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些科考站和科研成果不仅为中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全球的极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南极点的探索将更加深入。未来,我们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宇宙起源的秘密。南极点,这个地球上的“寒极”,将继续见证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