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自然保护区:守护地球生命之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自然保护区:守护地球生命之舟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hlj.people.com.cn/n2/2024/1231/c220005-41094296.html
2.
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404/t20240414_1070586.shtml
3.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892228/article/details/137628722
4.
https://www.hinp.org.cn/index.php/index/shows?catid=55&id=447
5.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5/content_6952953.htm
6.
http://www.jshj.org/news_show.aspx?id=31836
7.
https://tnc.org.cn/content/details27_1585.html
8.
https://aoc.ouc.edu.cn/2024/0606/c9824a466519/pagem.htm

中国现有自然保护地6736处,总面积达18523.61万公顷,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的生动写照。

01

自然保护区的整合优化

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已走过60余年发展历程。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195处,覆盖了陆域国土面积的18%。然而,随着生态保护需求的不断升级,原有的保护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碎片化、空间矛盾冲突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启动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按照“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原则,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归并。经过优化调整,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从9240处减少到6736处,但保护面积却增加了321.63万公顷。

02

成效显著的保护案例

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中国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江源国家公园:守护“中华水塔”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公园内禁止开展旅游、探险、穿越等活动,严格保护核心区域生态环境。目前,藏羚羊种群数量已恢复到约30万只,从“濒危”降为“近危”。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豹重现山林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黑两省,是中国虎豹保护的核心区域。自公园成立以来,野生虎豹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公园内野生虎数量达70只左右,野生豹数量达80只左右。

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

通过持续保护,大熊猫野外种群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典范,不仅保护了大熊猫,还带动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跨境合作: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俄罗斯毗邻,通过跨境合作,共同打造生态长廊。2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数从245种增加到268种,东方白鹳繁殖巢数量增长10倍。

03

创新管理机制

中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体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将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三大类。

同时,中国还实施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04

展望未来

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届时,国家公园体系将覆盖约110万平方公里,保护5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实现对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

自然保护区作为地球生命之舟,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的努力,不仅为本国的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