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九华山地藏菩萨:人生哲学的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九华山地藏菩萨:人生哲学的启示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869930508849547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063662764509108
3.
https://www.sohu.com/a/806875345_121885661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5%8D%8E%E5%B1%B1
5.
https://www.jiuhuashan.gov.cn/News/show/293195.html
6.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5780
7.
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shkx/zgshkx2406/202408/t20240814_5772060.s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enrhrhnjyc
9.
https://www.ah.gov.cn/hfwy/dmah/ssfg/3809251.html

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九华山巍然耸立,九十九座山峰如莲花绽放,自唐代以来便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里不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更因一座高达99米的露天地藏菩萨大铜像而闻名于世。这座由顶峰国际规划设计公司精心打造的圣像,自1995年筹建以来,便成为了九华山国际性佛教道场的标志性景观,其主体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九华山与地藏菩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王族金地藏,后人附会本名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年,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明清时达到鼎盛。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其中最著名的是肉身殿,这里供奉着金地藏的肉身。相传金地藏圆寂后,其肉身跌坐石函中,经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说:“菩萨金锁百骸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当时僧徒将他的肉身移入石塔中。相传该处常现圆光如火,人称之为“神光岭”,故建肉身殿,以护石塔。

地藏菩萨的精神,可以用“大愿”二字概括。他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彰显了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决心。与其他菩萨不同,地藏菩萨特别关注地狱道和饿鬼道等极苦众生的救赎,展现了无畏艰难、勇于承担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恶道众生的救渡上,更体现在将孝行扩展至普度众生的大悲愿力中。据经典记载,地藏菩萨曾是一位普通修行者,历经无数劫难后觉醒并立下大愿,最终成为专门救度冥界众生的菩萨。

在当代社会,地藏菩萨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影响。九华山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和游客。人们在这里寻找心灵的慰藉,感悟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精神。地藏菩萨的信仰不仅在中国盛行,在东亚乃至全球都有深远影响。九华山作为其道场,更是吸引了无数信众朝拜。

在现代社会,地藏菩萨的精神也体现在各种慈善活动中。许多佛教团体和个人以地藏菩萨为榜样,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灾害救助等公益活动,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种精神不仅限于佛教徒,也影响着许多普通民众,成为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

地藏菩萨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宗教的普遍价值。它启示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于担当的勇气;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福祉;在物质生活之外,更要追求精神的升华。这种精神,正是现代社会所稀缺的,也是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在九华山的晨钟暮鼓中,地藏菩萨的精神代代相传。无论是朝圣的信徒,还是游览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力量——那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对苦难众生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