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科斯特洛博士:自闭症与多动症的区别
艾琳·科斯特洛博士:自闭症与多动症的区别
波士顿医疗中心的门诊儿科主任艾琳·科斯特洛博士指出,自闭症和多动症虽然在某些症状上相似,但它们有着不同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她强调,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家庭和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物学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流缺陷和重复行为模式;而多动症则更多体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的区别,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社交互动障碍
多动症儿童可能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难以进行长时间的社交互动,但通常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相比之下,自闭症儿童则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如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社交线索等。
沟通障碍
多动症患者可能存在言语表达困难或冲动行为导致的沟通问题,但通常能使用语言进行基本交流。自闭症患者的沟通障碍更为显著,包括非语言交流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语言交流方面。
兴趣狭窄
多动症儿童可能会对某些主题产生强烈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广泛且变化的。自闭症儿童则常常表现为固执地专注于特定的兴趣领域,并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
活动过度
多动症儿童通常会比同龄人更活跃,但他们仍能遵循一些规则和指示。自闭症儿童可能表现出过度敏感于触觉刺激、出现刻板行为等症状,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显得过于活跃。
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可能导致学习困难,但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因任务类型而有所不同。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即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如此。
无论是多动症还是自闭症,早期诊断和干预都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确保其获得适当的教育和支持服务,以促进最佳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治疗自闭症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新的修复策略。临床试验已表明其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未来有望成为自闭症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闭症是一类异质性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广泛的认知、情感和神经行为异常、社交和沟通障碍、兴趣 受限、重复和刻板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自闭症目前犹如一位难以驯服的 “怪兽”,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行为干预这位 “导师”,特殊教育训练这位 “引路人”,家庭治疗计划这位 “守护者” 来促进患儿的语言发育,改善患儿行为,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但疗效却如微弱的烛光般有限。
自闭症治疗新希望:盘点2019-2024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治疗自闭症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新的修复策略。
2019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案例
2019年1月8日,杜克大学自闭症和大脑发育中心在行业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一项开放标签试验评估自体脐带血治疗自闭症幼儿的效果,结果表明白质束变化与临床改善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共有25名2至6岁的自闭症儿童参加了这项试验。目前的结果表明,在接受自体脐带血输注治疗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沟通能力提高和症状减轻与支持社交、沟通和语言能力的大脑网络结构连接增强有关。
2019年6月11日,巴拿马干细胞研究所在行业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同种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安全性和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成果。本研究调查了对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的20名儿童施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8名受试者的CARS和ATEC评分在治疗过程中下降,与基线相比,他们的ASD症状类别较低。这8名受试者中 有5名的MDC和TARC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也有所下降。平均MDC、TARC、ATEC和CARS 值 在最后一次给药后3个月达到最低水平。因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患有ASD的儿童的给药被确定为安全有效的。
2020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案例
2020年6月12日,杜克大学马库斯细胞治疗中心在行业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类脐带组织间充质基质细胞输注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研究成果。在这项开放标签I期研究中,12名4至9岁之间的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儿童接受了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基质细胞 (hCT-MSC) 静脉 (IV) 输注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五名参与者产生了新的I类抗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抗体,这些抗体与特定批次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供体和受体之间的部分HLA匹配有关。12名参与者中有6名在至少两项ASD特异性指标上表现出改善。并且除了一些参与者在静脉注射和输注过程中出现躁动之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良好。
2020年12月28日,韩国首尔细胞治疗研究所在期刊《Journal of Case Reports: Open Acces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脐带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研究。本项临床研究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共纳入了2名儿童患者。手术每周重复进行4-6次。无移植相关的副作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严重程度显着降低,CARS评分从43.25降至31.25。干细胞治疗显着改善了社交沟通,语言和情感活动。视觉,听觉和智力反应发生了变化。研究得出结论,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是安全的,并有所改善。
2021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案例
2021年9月18日,乌克兰罗莫达诺夫神经外科研究所在行业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案例。研究涉及10名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84岁。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后,在治疗后的前2周内出现了积极的行为变化。一名患者的父母报告称,在使用后第3天刻板行为消失。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2021年10月6日,奥地利再生医学学会在期刊《Front Pediatr》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病例报告:自闭症儿童自体骨髓来源的鞘内干细胞移植-4例报告及文献综述‘的临床研究成果。在此报告了4名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的数据,他们接受了自体、骨髓 (BM) 来源的、鞘内和同步静脉内应用的即时干细胞移植 (SCT) 治疗。在4-14岁时,儿童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没有立即或晚期不良事件的报告。父母在第二年观察到症状消失,因此报告了自闭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分的提高。据推测,除其他外,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抵消脑炎性自身免疫过程来断言其积极作用,这反过来又支持对行为和药物干预的反应。
2022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案例
2022年5月4日,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牵头在国际期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共纳入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以康复治疗为参考标准进行Meta分析。数据显示,干细胞组儿童自闭症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体印象评分合并效应量RR=1.01,95%CI[0.87,1.18],Z=0.14,干细胞组和对照组临床总体印象有效率分别为62%和60%。各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数,干细胞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023年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案例
2023年7月15日,印度尼西亚Celltech 干细胞中心在国际期刊《国际社会健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间充质脐带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研究结果。本案例的目的是观察间充质脐带治疗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观察对象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主要诊所“Celltech 干细胞和储存”的患者。治疗前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行为异常,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在接受治疗后患者表现出平静和友好的行为,在介绍的五个病例中,所有病例都符合预先设定的康复标准。这项研究对为自闭症儿童开发创新干细胞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月11日,潘切沃大学商学院口腔医学院牵头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闭症中的细胞因子动力学:自体骨髓抽吸浓缩物 (BMAC) 治疗结果分析‘的临床研究结果。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种综合统计方法,融合了总体方法和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