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让敦煌壁画“活”起来
VR技术让敦煌壁画“活”起来
2024年7月,一场别开生面的VR展览在敦煌莫高窟掀起热潮。游客只需戴上VR眼镜,便能瞬间“穿越”到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身临其境地探索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莫高窟第285窟。
这场名为“寻境敦煌”的数字展,是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推出的创新项目。它综合运用了VR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莫高窟第285窟的1:1高精度立体还原。游客不仅可以360度自由观赏壁画细节,还能“飞升”到窟顶,与“雷公”等神祇一同奏响天乐,亲身参与壁画故事,感受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寻境敦煌”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敦煌研究院多年来持续推进的“数字敦煌工程”。该工程通过高精度摄影和3D建模技术,对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其中,莫高窟第57窟的整窟三维重建尤为引人注目。这座被誉为“美人窟”的洞窟,其壁画色彩与彩塑神韵被精准复原,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欣赏到初唐时期精湛的艺术成就。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经洞的历史,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了“数字藏经洞”项目。该项目采用4K影视级画质,1:1复原了莫高窟1600米外崖面原貌,以及“三层楼”和第16、17窟的细节。用户可以选择扮演不同角色,亲历洞窟开凿、藏经封存到文物重现的历史过程,以全新的方式感受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VR技术的助力下,敦煌文化正以更加生动的姿态走向世界。PICO与多家机构合作开发的《敦煌:沙海谜窟》VR大空间体验项目,通过多人互动和实时渲染技术,让用户“穿越”到唐代敦煌,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敦煌:沙海谜窟》以大唐元和十年为背景,讲述了吐蕃欲夺曼扎宝盘的惊心动魄故事。用户将扮演安西军探马,与姜不屈大帅一起,为保护大唐江山而战。项目通过高精度空间定位和多人互动技术,真实还原了唐代敦煌的市集、亭台楼阁等场景,甚至连人物服饰中的“襦裙”“半臂”“胡服”等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风貌。
这些创新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更为文物保护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数字化手段,敦煌研究院成功解决了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之间的矛盾,让千年壁画在虚拟世界中重获新生。这种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不仅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所说:“数字敦煌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敦煌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