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有些人脚后跟总开裂,不单是缺乏维生素,可能是身体在“呼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有些人脚后跟总开裂,不单是缺乏维生素,可能是身体在“呼救”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96770

秋冬季节,很多人会遇到脚后跟干裂脱皮的问题,尤其是经常劳作的中老年人。这种看似平常的皮肤问题,背后可能暗藏玄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脚后跟开裂的原因,并提供科学的应对方法。

秋冬季节来临,相信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出现了脚后跟干裂脱皮的情况,常年劳作的父母辈,更是手脚干裂的一大人群。

脚后跟的皮很硬,勾被单、刮袜子,走路还会出现疼痛感,甚至还会渗出血,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过猛脚后跟就“炸裂”了。

为什么脚后跟会开裂?

如果仅仅只是粗糙、开裂,且感觉不痛不痒,一般都考虑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

脚后跟开裂又名手足皲裂症,在秋冬季节,我们的皮脂腺分泌物及汗液会明显减少,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缺乏弹性,甚至出现开裂。中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皮脂分泌减少,更容易出现皲裂。

若还有其他症状如出血、疼痛、水泡、脱皮等,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的。

病理性原因

  • 皮肤真菌感染:当足部真菌感染,引发角化过度型足癣,也会出现脚后跟皮肤的干裂脱屑,多伴有皮肤瘙痒等表现。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除了及时治疗外,建议不要与他人共用擦脚布、脚盆,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 糖尿病:约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皮肤干燥症。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自主神经会病变,足部出汗减少,加上周围血管病变,就会出现足跟皮肤干裂。

  • 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四肢伸面有非炎性的棘刺状毛囊丘疹,伴以眼部症状如眼干燥、角膜软化或夜盲。

  • 寻常鱼鳞病:这病属于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主要是皮肤干燥,伴有棱形或多角形的鳞屑,外观如鱼鳞状。

应对方法

很多人在脚后跟感觉到毛毛糙糙后,就开始泡脚、去死皮,足膜、保鲜膜的一通忙活,效果却维持不了几天。

足跟裂虽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大多迁延不愈,若出现继发感染更是难办,正确应对记住三点:

  1. 不要剪、撕裂开的皮,以免形成伤口

  2. 对症进行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最好、最快、最有效,建议明确病因后,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选择药物。

  3. 生活中做好护理

  • 做好保湿护理:洗澡少用香皂或沐浴露,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20分钟以内。洗澡或洗脚后,立即把脚擦干,坚持外涂保湿剂。

  • 多吃含油脂食物: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宜多吃含油脂食物,如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注意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持皮肤的弹性和水分。

  • 少穿纯棉袜子:穿上吸湿性良好的纯棉袜子,反而会把皮肤内部的水分吸走,加重皮肤干燥的程度,让足跟裂得更严重。有足跟裂的人可以穿尼龙袜子,或在外面套上一双纯棉袜,这样才会有效地保护皮肤,防止皲裂。

  • 用温水泡脚:脚底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淋巴细胞,有全身的反射区,常用温水泡脚是最简单又有效的护脚方法。

不过,泡脚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在40~45℃即可,不宜太高。糖尿病患者及末梢神经反应慢的人不要用热水泡脚,以免被烫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秋冬干燥,也关心下自己和家人的脚后跟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