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发布五大举措,助力农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发布五大举措,助力农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全球农产品出口额从2009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4%。然而,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产品质量要求高、贸易壁垒等。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
近年来,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多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2024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数量持续排名全球第一,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位居世界首位。在专利方面,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首次升至全球第一,2019年至2023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以57.92万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占22国农业发明专利总量的51.18%。
然而,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虽全球第一,但90.18%的专利申请布局限于本国范围,域外专利保护水平亟待提高。这表明中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国际布局和保护方面仍需加强。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1期发表文章,提出重塑农业产业竞争力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剖析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短板。文章建议通过以下五大举措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拓展农业产业增值空间: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策略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蓝山县通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和拓展销售渠道,果蔬及茶叶种植面积达20.4万亩,年外销占比超40%,其中有机蔬菜直供香港,茶叶远销俄罗斯。褚橙则凭借“励志橙”的品牌故事和精准营销策略,成功打开高端市场,成为农产品营销的经典案例。
结语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中国工程院提出的五大举措,中国农产品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和更高的认可度。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和品质的需求,推动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