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座土高炉坐落在南靖群山之中
8座土高炉坐落在南靖群山之中
在福建省南靖县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组见证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珍贵文化遗产——五更寮土高炉群。这组由8座红砖砌就的圆柱形土高炉组成的建筑群,不仅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也是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
南靖县五更寮土高炉群
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块平地上,土高炉群由南向北呈“一”字形排列,高度不一,单体炉最高4.8米,最低2.2米,这就是南靖县五更寮土高炉群,位于书洋镇上田村,处在南靖、平和、永定三县交会处。
9月26日,“520福建土楼(南靖)文化旅游圈”正式启动,南靖土楼52公里精品自驾游线路首次发布,诚邀广大朋友到土楼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其中,五更寮土高炉群被列入旅游线路,首次推出。
土高炉群坐落在山坡的旷野中,四面环山,海拔高度在600米至900米之间,生态环境极佳。高炉东侧的山脚为寨子溪,隔溪与洋镐尖山相望。洋镐尖山富含铁矿石,是南靖的传统矿业基地。高炉周边均为田地果园,种植单季水稻和蜜柚、茶叶等作物。
五更寮土高炉群由8座红砖砌就的圆柱形土高炉组成,土高炉由块石筑基,均建于1958年。土高炉群由南向北呈“一”字形排列,炉基部位圆径1.8米左右,炉身全部用红砖浆砌而成,炉壁从炉基部位向上略为收分,厚度在28厘米至42厘米之间,有的还留着厚厚的一层残存的焦壁层,焦壁层平均厚度8厘米;底部东侧设有投柴口、出铁口,西侧设有进风口。
因垦荒种植等人为因素,以及长期的风吹雨打,8座土高炉均有不同程度损坏。2022年,南靖县投资60万元完成了五更寮土高炉群文物修缮工程。
土高炉群所处的书洋镇是闽西南一带土楼最为集中的区域。全镇拥有方圆土楼400多座,五更寮土高炉群周边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及怀远楼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田螺坑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石桥村、河坑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上述村落、土楼共同构成了漳州唯一的5A级景区——南靖土楼景区。
五更寮土高炉群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土法炼钢的历史见证物,2006年4月被列入南靖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