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丰7号糜子高产栽培技术详解
粘丰7号糜子高产栽培技术详解
粘丰7号糜子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等特性。199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将详细介绍粘丰7号糜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实现更高产量。
品种特性
粘丰7号糜子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 优质:籽粒饱满,口感好,适合制作各种传统食品
- 高产: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300-350公斤
- 抗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选地:选择砂壤土或壤土为宜,避免粘质土壤。要求地块空气清洁,3公里内无污染源,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
整地:秋翻地后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联合整地,一次性完成耙、耕、压,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春播前精细整地,达到平、匀、净、细,上虚下实,利于保墒。
播种
播种时间:适宜在5月中旬播种,具体时间要视土壤墒情和品种而定,但要确保在早霜前能够正常成熟。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不超过1公斤,播前晒种2-3天,并用盐水选种,去除秋谷和草籽。
播种方法:选无风天垄上机械开沟施肥条播,行距66厘米,播后覆土3-5厘米,覆土要均匀一致。为了保证土壤的墒情,也可以采用开沟后,座滤水,播种后覆土镇压。
施肥
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
追肥: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结合铲趟进行。
田间管理
破除板结:出苗前如遇雨容易造成垄上土壤板结,形成硬盖,应及时采用镇压等农业措施疏松表土,破除硬盖,保证出苗整齐。
间苗与定苗:当幼苗长到3-5片叶时,用磙子压青苗1-2次,以促进根系发育。由于糜子种子小,播种时为保全苗,播种量大,这时要及时进行间苗。
病虫害防治:苗期如发生粟茎跳甲,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雾防治,每亩用量1.5-2公斤,每隔7-10天喷1次,至少喷2次;如发生黏虫,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
当糜子的籽粒有2/3以上成熟以后,一般在穗基部籽粒用指甲可以划破时收获为宜。糜子宜趁湿进行脱粒,过分干燥,外颖壳难以去除,在无风天的早上或晚上进行及时收获。收获过早,没有成熟,会影响糜子的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晚容易造成糜子掉粒,严重影响糜子产量。收获后要及时进行脱粒、晾晒、入库。
高产案例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的试验田中,采用上述栽培技术,粘丰7号糜子的亩产量达到了350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这充分证明了通过科学管理,粘丰7号具有很高的产量潜力。
注意事项
茬口选择:糜子对茬口反应特别敏感,应避免重迎茬种植,选择保肥足水、有机质较高的地块,最好前茬是马铃薯、大豆茬。
适时播种:播种过早,糜子苗期易受干旱和冻害,等到成熟期大量落粒;播种过晚,又易贪青晚熟,受早霜冻害。
合理密植:由于糜子种子小,播种时为保全苗,播种量大,这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合理密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病虫害防治:在生育期间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的实施,相信农民朋友们一定能够种好粘丰7号糜子,实现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