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笔下的高邮美食:从咸鸭蛋到烫干丝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美食:从咸鸭蛋到烫干丝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水致》中的一段话,而他笔下的高邮美食,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高邮咸鸭蛋:红心流油的美味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汪曾祺对家乡的咸鸭蛋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高邮咸鸭蛋以其独特的腌制工艺闻名,蛋白细腻,蛋黄红润流油,咸淡适中。这种美味不仅是高邮人的骄傲,更成为了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高邮,端午节的餐桌上,咸鸭蛋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传统。
烫干丝:柔韧鲜美的茶前开胃菜
“干丝不是下饭的,是佐茶的。”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这样写道。高邮烫干丝选用优质豆腐干,经过片、切、烫等多道工序,最后用虾米、绿笋末、香菜等调味。这道菜讲究的是烫功,片开、切丝、开水烫、装盘、缀姜丝,再用开水从上往下一烫,姜汁渗入干丝,放入虾米、绿笋末、香菜,最后淋麻油、酱油调味即可。吃干丝可不能做斯文状,一根根细嚼慢咽尝不出它的真滋味,正确吃法是从盘子底部的麻酱油汁中夹上满满一筷子送入口中,入味、爽口、绵软。这道茶前开胃菜,以其柔韧有弹性的口感和鲜美的调味汁,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喜爱。
八宝葫芦鸡:宴席上的压轴美味
八宝葫芦鸡是高邮传统宴席中的压轴菜,因外形酷似葫芦而得名。这道菜的制作工艺繁复,选料考究,代表了高邮烹饪技艺的高超水平。鸡肉鲜嫩多汁,经过腌制和蒸煮后,肉质细腻,口感鲜美。八宝馅料软糯香甜,八种配料的搭配使得每一口都充满层次感,既有火腿的咸香,又有莲子的清香,再加上糯米的软糯,味道独特。
蒲包肉:高邮人的独特记忆
蒲包肉是高邮人最爱的特色小吃之一。选用新鲜猪肉,经过精细调味后,包裹在蒲包内,再用麻绳系紧,上锅蒸制。晾凉后倒出肉球,切成薄片食用。蒲包肉白里透红,粉嫩可人,口感细腻且富有嚼劲,是高邮人心中的独特记忆。
汪豆腐:一烫抵三鲜
“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汪曾祺在《豆腐》一文中这样描述汪豆腐。这道菜的关键在于火候,有道是“心急吃不了汪豆腐”,听得锅中“咕嘟”一声响,汪豆腐又鲜美了一分。“汪豆腐”是高邮特产,出了高邮地界就吃不上正宗的了。吃汪豆腐,不能用筷子夹,要用勺子舀,不要怕烫,趁热连汤带豆腐,一并送进嘴里。想来,汪曾祺当年品味这道汪豆腐时,应该是这幅画面 :白生生、滑嫩嫩、烫乎乎的汪豆腐,吃得额头冒出细密汗珠,吃罢就坐在书房里,用文字著写天南地北的美食。
高邮美食地图
高邮的美食远不止这些,从早餐的阳春面到宵夜的熏烧鹅,从街边小吃到宴席大菜,每一道都凝聚着高邮人的智慧和情感。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高邮,不妨去南门大街走走,那里汇集了众多传统美食店铺,是品尝地道高邮美食的好去处。
高邮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如汪曾祺所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来高邮,感受这份独特的美食文化,品味这座古城的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