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公安提醒:当心“邮寄黄金”新型诈骗
格尔木公安提醒:当心“邮寄黄金”新型诈骗
2024年9月,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在此背景下,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重要提醒,揭露新型投资理财诈骗手法,帮助公众提高防范意识。
新型诈骗手法:邮寄黄金
近期,一种新型诈骗手法悄然出现,诈骗分子利用“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模式,诱骗受害者邮寄黄金或现金。具体手法包括:
刷单诈骗+邮寄黄金“提现”:通过兼职任务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以平台积分不足为由,要求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
投资理财诈骗+邮寄黄金“充值”:冒充投资专家,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址,声称会翻倍充值到投资账户。
冒充公检法诈骗+邮寄黄金“洗白”:假借公检法名义,告知账户涉嫌违法,需要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资金审查。
杀猪盘式诈骗+邮寄黄金“赚钱”:冒充特定职业人士获取信任后,以利用黄金差价赚钱为由,诱骗受害者购买并邮寄黄金。
接收资金+购买黄金+邮寄黄金:在受害者初次邮寄黄金后,诈骗分子可能继续将其他诈骗资金转入受害者账户,要求继续购买黄金邮寄,使受害者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帮凶。
为何选择黄金?
诈骗分子选择黄金作为诈骗工具,主要有以下原因:
监管力度加强:随着反诈中心和银行对大额转账、异常交易监控力度加大,诈骗分子转而寻找新的资金转移方式。
转移资金隐蔽:黄金具有高价值、易携带、易变现的特点,便于快速转移资金且增加追查难度。
降低受害者警惕:相比无形的电子转账,黄金作为实体资产更容易让受害者产生“真实投资”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
如何防范?
面对新型诈骗手法,格尔木公安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不轻信高额回报:任何承诺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都可能是诈骗。
不随意转账或购买贵重物品:对于要求转账、购买黄金等贵重物品并邮寄到指定地点的要求,要保持高度警惕。
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通过网络认识的“投资专家”或“公检法人员”。
选择正规投资渠道:通过银行或知名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远离非正规平台。
及时报警:如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语
在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格尔木公安将持续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广大市民要时刻保持警惕,理性投资,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