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最孤独?60多岁却最不孤独!
20多岁最孤独?60多岁却最不孤独!
最新研究发现,20多岁的年轻人在努力发展事业并寻找生活伴侣的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因此孤独感最高;而60多岁的人群由于较低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高水平的焦虑症,反而孤独感最低。这一结果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间尤为重要,提醒我们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问题。
20多岁:最孤独的年纪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202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孤独在美国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约36%的美国人经常或几乎总是感到孤独,而在18岁至25岁的年轻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1%。这个年龄组中63%的人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社交媒体的普及被认为是增加年轻人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虽然社交媒体让人们更容易保持联系,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却会减少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互动,导致孤独感和焦虑感增加。美国公共卫生局的报告显示,过去20年里美国年轻人与朋友的直接社交互动减少了70%。
学习和工作压力也是造成年轻人孤独的重要原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美国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每周至少花16小时与朋友闲逛的一年级学生人数在10年内下降了近一半,仅为18%。许多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来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这通常意味着低质量的联系。
此外,通货膨胀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和住房危机也对美国年轻人造成严重打击。当代美国年轻人在为未来储蓄、偿还学生债务以及买房方面,比其父母都困难得多。当未来和前途都变得迷茫和不可预测,他们更加感受到孤独和无力感。
60多岁:最不孤独的年纪
与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0多岁的人群反而孤独感较低。一项发表在美国《心理科学展望》期刊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会降低寿命和生活质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死亡率增加26%。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60岁时开始感到孤独,其预期寿命会比同龄人短5.4年。
为什么60多岁的人反而不孤独?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社交方式有关。研究表明,60多岁的人更倾向于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而不是表面的社交互动。他们更注重与家人、密友的联系,而不是广泛的社交网络。此外,退休后的生活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社区活动、兴趣小组或志愿服务,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孤独感的影响与应对
长期孤独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身体健康问题。研究发现,孤独与30种疾病风险升高有关,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心血管疾病等。孤独感还可干扰神经内分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血管健康,使心衰风险增加19%。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孤独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年轻人: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增加现实世界中的社交互动;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自信;学会管理压力和情绪。
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兴趣小组或志愿服务,既能拓展社交圈又能提升生活质量;保持与家人、密友的定期联系;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心态。
孤独感是人生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了解其特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缓解孤独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