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细说汉字: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细说汉字: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dic.net/ts/han/2018/01/365.html

“舌”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之一,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象形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甲骨文到楷书,从《说文》到《庄子》,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汉字的演变历程及其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

这是“舌剑唇枪”的“舌”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整体像舌形。②是古陶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这是说舌头的作用,对的。但许慎又说,舌是“从干从口,干亦声”,把这个整体象形的“舌”分解为“干”和“口”两部分;段玉裁又解释说:“干,犯也。言,犯口而出之;食,犯口而入之。”这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

“舌”的本义即“舌头”,如《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是生非。”所谓“鼓舌”,就是卖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含有贬义。在古籍中常见“金铃木舌”一词,所谓“木舌”是指铃铎中的锤。《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有人认为这是善于说话的人。其实,“舌人”是指古代的翻译官,正如韦昭注《国语》所说:“舌人,能达异方之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像舌自口出。甲骨文异体两旁的点像唾液。许慎以为“从干,从口”会意,不确。舌字在𪒠钟铭文中有所讹变,上部与倒写的“矢”字近似。战国楚简中“舌”字增加表意偏旁“肉”,构成异体。“舌”是个常用字,所记录的常用义自甲骨文至今都是“舌头”。在构字中,作为声旁的“舌”多是“𠯑”的简化,如“适”、“话”等等,与舌头之“舌”仅是同形。(李守奎)

——李学勤《字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