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购房真相调查:一场暗藏风险的营销陷阱
“零首付”购房真相调查:一场暗藏风险的营销陷阱
“零首付”购房,这个听起来极具诱惑力的词语,近期在多个城市频繁出现。然而,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实则暗藏重重风险,甚至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零首付”购房的真相
2025年1月,福建莆田某房产中介在莆房网发布了一则“零首付”购房广告,声称湖滨小区一套130平方米的二手房可以免首付,只需按期还贷即可。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时,中介余先生解释称,这是通过房屋评估价高于实际交易价来实现的。然而,这种“高评高贷”的操作手法,实际上是一种违规行为。
“零首付”的常见套路
“零首付”购房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他方垫资:由开发商或中介机构预先垫付首付款,购房者需要在短期内分期还款并支付利息。这种模式看似解决了首付问题,实则增加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
高评高贷:通过虚抬房屋价格,向银行申请更多贷款来覆盖首付款。例如,一套实际价值124万元的房子,通过评估公司将价格抬高至150万元,从而获得127万元的贷款,实现所谓的“零首付”。但这种做法需要支付更高的税费,并承担更多利息。
偷梁换柱:挪用其他种类贷款款项支付首付款。购房者向银行申请消费贷、装修贷或经营贷,所获贷款用于支付首付款。这种做法违反了贷款用途规定,存在被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风险。
政策明确规定:首付款必须是自有资金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的调查,首付款必须是购房者自有资金支付,任何垫付式或融资式的变相支付行为都可能违反监管政策。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明确规定,职工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必须使用自有资金支付首付款。
实际案例:违规操作带来的苦果
广东惠州的田先生听信销售人员的建议,选择了“零首付”购房。虽然在签订合同时只支付了数千元,但每月的还款额却高了不少。由于缺乏对后续还款的规划,不久后他就出现了房贷逾期,不仅影响了个人征信,还面临银行追债的风险。
理性购房建议
充分了解自身经济状况:在购房前,要充分评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不要被“零首付”等营销话术迷惑。
选择正规渠道:通过正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购房咨询和交易,避免陷入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
谨慎对待贷款:合理规划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不要轻易相信“零首付”等违规操作,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房地产政策和市场动态,做出理性的购房决策。
“零首付”购房虽然听起来诱人,但实则是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为促进销售而采取的一种营销策略。购房者切勿轻信此类宣传,应始终保持理性,谨慎对待购房这一重大决策。记住,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看似轻松的购房方式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