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荠菜的养生新宠
中医推荐:荠菜的养生新宠
在众多野菜中,荠菜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被誉为“菜中人参”。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本文将从营养成分、中医应用、现代医学研究和食用方法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介绍这味养生新宠。
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荠菜中含有294毫克的钙,这一含量远超过牛奶。同时,它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胡萝卜,维生素C的含量更是远胜过柑橘。此外,荠菜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粗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中医传统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荠菜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症。
具体应用包括:
-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鲜荠菜60克煮鸡蛋,或与车前草各15克煎服
- 目赤肿痛:荠菜绞汁点眼,或加冰片少许点眼,每日数次
- 久痢:荠菜晒干研末,每次10克,大枣煎汤送服,每日2次
- 慢性肾炎:荠菜、葶苈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 急性肾炎水肿:玉米须30克、荠菜花15克煎服去渣,每日分两次服用
- 咳血、吐血等出血症:荠菜60克配白茅根、鲜藕节各30克水煎服
现代医学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荠菜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
止血作用: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够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毛细血管性出血有治疗作用。
降脂降压:荠菜中的乙酰胆碱和季铵化合物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同时具有降压效果。
消炎抗病毒:所含的橙皮苷具有消炎抗菌作用,能增强体内维生素C含量,对抗病毒,对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有一定疗效。
利水消肿: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麦角碱类物质能促进人体多余水分代谢,防止水分潴留,缓解浮肿和小便不利。
实用食用方法
荠菜的食用方法多样,既可做馅,也可煮汤,还可炒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食用建议:
荠菜饺子:将新鲜荠菜与猪肉馅混合,加入适量调料,包成饺子。注意荠菜需要先用盐腌制去除草酸,挤干水分后再使用。
荠菜煮鸡蛋:将洗净的荠菜与鸡蛋一同放入锅中,加入红枣、生姜等配料,煮制15分钟左右。煮好的鸡蛋可敲裂后浸泡在荠菜水中,以充分吸收其营养和风味。
荠菜豆腐汤:将荠菜与豆腐一同煮汤,既能滋阴润燥,又能补充营养。
保存方法:将处理好的荠菜团放入保鲜袋中,冷冻保存,一年内不会变质。
注意事项
虽然荠菜营养价值高,但并非人人适宜:
- 孕妇禁用,因其可能刺激子宫收缩
- 脾胃虚寒者慎食,避免腹泻
- 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痛经
综上所述,荠菜作为“菜中人参”,其养生价值不容忽视。但食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