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顺丰双十一“商战”升级:从大闸蟹到生鲜战场
京东顺丰双十一“商战”升级:从大闸蟹到生鲜战场
双十一前夕,京东物流与顺丰之间的“商战”愈演愈烈。9月27日,江苏昆山市巴城镇双庙头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京东快递业务员在此地进行大闸蟹揽收业务时设置的广告牌和帐篷遭到损毁。据京东小哥描述,当晚有4名顺丰业务员有组织地实施了这一行动,损毁物品价值超过5000元。警方已对此立案调查。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各大快递公司在互联互通背景下竞争加剧的缩影。随着阿里和京东实现物流互通,淘系商家可以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这使得京东物流与顺丰在高客单价快递服务领域展开直接竞争。目前,京东物流拥有1600多个仓库,仓储网络管理面积达3200万平方米,自营运输车辆约5万辆,覆盖超过600条铁路线和2000条航空货运航线。相比之下,顺丰截至2020年拥有194家仓库,仓储面积总计为486万平方米,可用航线达2854条、高铁干线12万条、含国际班列的铁运1449条。
在业务模式上,京东物流采取区域仓-前置仓-末端配送的仓配模式,更注重仓储网络的构建;而顺丰则侧重于端到端的物流服务,更看重运力的投入。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人力需求上的不同:京东物流2023年员工数达45.7万,较2022年增加6.7万人;而顺丰2023年正式员工为15.3万人,较2022年减少9000人。
面对竞争,双方都在积极布局。京东物流推出“次晨达”服务,并升级“航空件晚到必赔”政策,承诺若实际送达时间晚于系统显示时间将全额赔付运费。顺丰则从“单一产品”向“整体方案”转变,推出多套行业标准化组合套餐,试图通过附加价值吸引用户。
在价格方面,京东物流在生鲜领域展现出优势。例如,在北京平谷大桃的同城寄送中,京东物流的价格仅为顺丰的一半。此外,京东物流还接入了菜鸟系统,部分片区的京东快递已上架菜鸟驿站,这不仅减轻了送货上门的成本压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场竞争的背后,是双方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京东物流希望通过增加航空运力资源和优化运输网络来提升快递时效性,而顺丰则试图通过提供更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来稳固其市场地位。这场较量的结果,或将重塑国内快递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