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瑜带火的沈阳鸡架,你吃过吗?
黄景瑜带火的沈阳鸡架,你吃过吗?
“没有一只鸡,能端着架子走出沈阳。”这句流传甚广的玩笑话,道出了沈阳人对鸡架的特殊情感。在沈阳,鸡架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食材,更是一道承载着城市记忆和人文情怀的特色美食。
从“边角料”到城市名片
沈阳人与鸡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沈阳南塔附近的空军机场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养鸡屠宰场,将鸡腿、鸡胸肉供给空军人员食用,而剩下的鸡架则被当地的南塔禽香饭店用来制作美食,意外地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
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周期快、肉质可口的白羽鸡由泰国的正大集团引入中国。作为全国最大的国营养鸡场所在地,沈阳不仅为出口日本提供鸡腿肉、鸡胸肉,还将大量无人问津的鸡架“变废为宝”,创造出独特的鸡架美食文化。
多种吃法,各具风味
在沈阳,鸡架的吃法多达十几种,每一种都凝聚着沈阳人的烹饪智慧。
焦子烤鸡架:用焦炭烤制,外酥里嫩,带有独特的焦香。推荐店铺“利子烤鸡架”和“传说鸡架神奇小店”,虽然环境和服务一般,但鸡架的美味绝对值得排队。
炸鸡架:经过秘制调料腌制后油炸,甜而不腻,微微带辣。闫家炸鸡架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环境简陋,但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他家的甜鸡架,虽然看起来黑乎乎的,但味道却令人难忘。
熏鸡架:将鸡架熏制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辣炒或凉拌。郑杰鸡架馆、夕阳红小吃部等店家的熏鸡架,酸甜辣融合,非常下酒。
烀鸡架:采用东北独特的“烀”法烹饪,最著名的当属“老四季”的鸡架,配上辣椒香菜和榨菜,是很多沈阳人童年的回忆。
鸡架里的城市性格
鸡架在沈阳的流行,背后折射出的是沈阳人的性格特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沈阳人吃鸡架,吃的是韧性,是执着,是对生活的热爱。”在90年代经济转型的艰难时期,便宜实惠的鸡架成为许多沈阳人的重要食物来源,也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善于在平凡中寻找快乐的生活态度。
2024年,沈阳举办了第二届鸡架美食文化节,不仅展示了沈阳丰富的鸡架美食,更体现了沈阳人敢于突破创新、善于啃“硬骨头”的勇气担当。如今,鸡架已经成为沈阳的一张美食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
你的最爱是哪一款?
无论是清晨的老四季抻面配上烀鸡架,还是夜晚的烧烤摊上一盘香喷喷的烤鸡架,都让人回味无穷。你最喜欢的沈阳鸡架吃法是什么呢?不妨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道充满故事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