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防“暖气病”,这些小妙招你get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防“暖气病”,这些小妙招你get了吗?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6531
2.
https://post.smzdm.com/p/ag53oz6d/
3.
https://www.sohu.com/a/827929478_121654133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7%B3%E6%B0%94/3156001
5.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412/t20241226_6759867.html
6.
http://www.jnslyy.com/contents/44/47371.html
7.
https://zwgk.jingzhou.gov.cn/54815/103220243/t111220243034/470976.shtml
8.
https://cdcp.gd.gov.cn/ywdt/jkyw/content/mpost_4494472.html

随着冬季的到来,北方地区已陆续开始供暖。然而,温暖的室内环境却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暖气病”。据统计,冬季供暖期间,因“暖气病”就医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那么,什么是“暖气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01

什么是“暖气病”?

“暖气病”并非医学上的专业术语,而是指在冬季供暖期间,由于室内温度过高、空气干燥等原因,导致人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涉及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多个部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02

“暖气病”的主要症状

  1. 呼吸系统不适:口干舌燥、嗓子痛、流鼻血、咳嗽、咽痛等。高温干燥的环境会削弱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冒、流感、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 皮肤干燥:室内温度过高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干燥、发痒、脱皮,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皮肤皲裂。

  3. 眼部不适:长时间处于暖气环境中,眼睛容易干涩、发痒,增加患干眼症和结膜炎的风险。

  4. 心血管负担加重:室内温度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胸闷、尿量减少等不适。

03

科学预防“暖气病”

  1. 控制室内温湿度
    •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
    • 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 也可以在室内放置水盆或湿毛巾,或种植一些绿植如绿萝、吊兰等,有助于调节室内湿度。

  1. 保持通风换气

    • 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避免长时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应以自然通风为主。
  2. 补充水分

    • 每天至少饮用1.5-2升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 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葡萄等。
    • 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3. 适度运动

    • 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4. 注意个人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保湿护肤品。
    •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
    • 外出时做好保暖,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感冒。
04

特别提醒

  • 老人和儿童:这两类人群更容易患上“暖气病”,需要特别关注。建议适当调高室内温度(1-2℃),并加强防护措施。
  • 加湿器使用: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清洁,最好使用纯净水,避免添加精油等刺激性物质。
  • 饮食调理:多喝温开水、淡茶或花草茶,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暖气病”,享受健康舒适的冬季室内环境。记住,科学合理的取暖方式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远离“暖气病”,迎接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