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到底有多大?农民伯伯告诉你!
一亩地到底有多大?农民伯伯告诉你!
一亩地到底有多大?答案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一亩地大约等于666.67平方米。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井田制到现代化:一亩地的历史变迁
“亩”这个度量单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井田制。在那个时代,土地被划分为若干块,每块称为一亩,宽度为一步,长度为百步。随着历史的演进,度量单位也在不断变化。秦商鞅变法后,一亩被重新定义为二百四十步。这一标准在汉武帝时期得到统一,并一直沿用至清末。
一亩地的现代诠释: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在现代农业中,一亩地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面积计量,成为科技与传统融合的载体。以广东为例,这个经济大省正在用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农业生产方式。
在稻田上空,农业无人机“嗡嗡”飞过,仅需6秒就能完成一亩地的作业。在广州极飞无人农场,依托农业无人飞机、农机自驾仪、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科技产品的现代化无人农场,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用一部手机就能管好田。极飞科技产品已进入70个国家和地区,大疆农业为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走进位于清远市的温氏肉种鸡育种场,孵化人员正在把一排排鸡蛋送入孵化机,设定好恒定温度,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每日观察、记录新品种肉种鸡的孵化率。公司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选育肉种鸡新品种,可做到兼容生鲜、冷冻、熟食等不同消费场景。通过不断提升育种技术,建成分子检测平台、研发智能化表型测定新方法,提高肉种鸡育种效率,保障肉类供应安全。
在广阔的海域上,广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在蓬勃发展。今年9月,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并完成首批养殖鱼苗投放。据了解,“伏羲一号”实现了“一边海风发电、一边深海养鱼”,建造过程中创新应用了抗台风、防撞击、强防腐等多种新技术,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
科技引领农业未来
科技正在成为广东农业现代化腾飞的翅膀。2023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92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2%,位居全国前列。如今,行走岭南大地上,处处能感受到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进入田间、果园、深海,成为广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的不竭动力。
从古代的井田制到现代的科技农业,一亩地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简单的面积单位,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汗水。在科技的赋能下,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