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断亲潮”来袭:年轻人真的不爱走亲戚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断亲潮”来袭:年轻人真的不爱走亲戚了吗?

引用
36氪
9
来源
1.
https://36kr.com/p/2654453178514565
2.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131113310086916030
3.
https://news.tom.com/202501/4485180347.html
4.
https://www.sohu.com/a/758214877_120094090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16/detail-inaietun9338885.d.html?oid=3805771039315492&vt=4&cid=76729&node_id=76729
6.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9f3cc4e4b00418bfee945e.html
7.
https://m.jfdaily.com/news/detail?id=582575
8.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5-01/27/content_7061121.htm
9.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7/detail-ineishzy9930829.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断亲潮”来袭,年轻人真的不爱走亲戚了吗?

今年春节期间,“农村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根据“青春浙江”发布的《关于年轻人“断亲”现象》调查结果显示,49.2%的年轻人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会找亲戚帮忙。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走亲戚方式的疏离。

01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走亲戚了?

年轻人对走亲戚的抵触情绪,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1. 社会变迁带来的疏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原本基于地缘与血缘的紧密关系被地理距离与时间差所稀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空间与隐私,对于过度的人情往来感到疲惫不堪。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让兄弟姐妹“同住一个屋檐下”成为了过去式。亲人之间不仅有城乡之隔,更有区域之隔,亲缘关系的“离散化”成为必然趋势。

  1. 个人选择的多样化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温饱与安全,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自我实现。相较于传统社会中“走亲戚”所带来的繁重社交负担,现代人更倾向于追求一种简单、轻松的生活方式。他们渴望在闲暇之余,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非被既定的社交礼仪所束缚。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在线社群等新兴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社交渠道,降低了传统“走亲戚”的必要性。

  1. 亲戚关系中的负面因素

不少年轻人调侃自己得了“亲戚PTSD”,对过年走亲戚提不起兴趣,甚至需要一部“春节自保指南”来应对亲戚盘问。亲戚之间无休止的八卦、攀比,以及嫌贫爱富的势利眼行为,都让年轻人对走亲戚这一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上,而非去应付这些繁琐且可能带来不适的亲戚关系。

02

年轻人的选择:逃避还是重构?

面对走亲戚的困扰,年轻人并非一味逃避,而是尝试以新的方式来应对和重构亲情关系:

  1. 线上拜年成为新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年轻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线上拜年,既保持了联系,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

  1. 设定社交界限

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可以礼貌地拒绝:“这是我的隐私,不方便透露。”“谢谢关心,但我现在不想讨论这个话题。”设定界限,保护自己的情绪空间。

  1. 转移话题,化被动为主动

当亲戚们开始“灵魂拷问”时,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阿姨,您这身衣服真好看,在哪买的?”“听说表弟最近考了年级第一,真厉害!”把话题引向对方感兴趣的内容,既能避免尴尬,又能拉近距离。

  1. 寻求支持,建立情感后盾

提前和家人朋友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感受,并在你需要时提供支持。也可以和其他高敏感人群交流,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03

传统与现代:如何找到平衡点?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走亲戚这一传统习俗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亲情仍然是人际交往中最淳朴而无私的关系之一,来自亲人的朴素的爱,在润物细无声中滋养着每个人的灵魂与血肉。

但是,传统习俗也需要与时俱进。年轻人对亲情的理解框架,早已经不被传统乡土社会和宗族伦理所束缚,他们渴望的“归属式”亲情,远不是走亲戚所能带来的。真正的亲情不只建立在血缘关系上,更基于理解、尊重和情感的共鸣。

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双向奔赴,重建亲情关系:

  • 怀有同理心,学会有“理性”的爱。年长一辈可以尝试理解年轻人的“社交恐惧”,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逐步拉近关系和距离。

  • 保持边界感,输送有“分寸”的情。长辈们不妨试着和“八卦”“是非”“攀比”做一个切割,用互动代替“盘问”、用尊重代替“越界”、用肯定代替“比较”。

  • 守好传承性,接续有“温情”的心。不把走亲戚当作任务或者负担,而把走亲戚当作不同年龄层之间互听心理需求的载体、延续家族记忆的契机,让亲情传递“不断层”。

纵使时移事迁,亲情仍然宝贵。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为亲情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春节走亲戚不再是年轻人的“社交修罗场”,而是真正温暖人心的亲情盛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