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虽小亦西子,未觉杭颍谁雌雄:颍州西湖
西湖虽小亦西子,未觉杭颍谁雌雄:颍州西湖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赞美颍州西湖的名句,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颍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颍州西湖景区总体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24.32平方公里,湖面5.74平方公里。景区以历史文化为核心,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于一体,主要景点包括宋潮市集、宋潮乐园、涵春圃、兰园、怡园、撷芳园、飞盖桥、苏堤等。
颍州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0年,当时周康王册封的妫髡在此建立御花园。汉唐时期,颍州西湖已成为游览名胜之地。北宋时期,颍州西湖达到鼎盛,多位文学家、政治家如晏殊、欧阳修、苏轼等曾在此为官,留下了大量著名诗篇。其中,欧阳修创作了13首《采桑子》,连用十个“好”字赞美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的水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唐代时,湖面面积达到9.5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齐名。民国年间,由于连年黄泛,湖面逐渐淤积。1984年,阜阳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颍州西湖迁建于三十里河和泉河故道,形成了新的湖泊景观。
景区的主要景点各具特色。会老堂是宋代文人雅集之地,宋潮市集再现了宋代市井风貌,撷芳园以百花争艳为特色,湖亭是观湖的最佳地点,苏堤纪念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飞盖桥是宋代标志性建筑,怡园和兰园则展现了唐代建筑风格。
颍州西湖的四时文化独具特色。春季,湖畔桃李盛开;夏季,荷花竞艳;秋季,菊花绽放;冬季,雪景如画。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颍州西湖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颍州西湖景区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获批;2018年,环湖路暨一期水系治理工程开工;2021年,景区进入压力测试阶段;2023年,被评为阜阳市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并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颍州西湖景区由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下辖3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864人。景区交通便利,游客可从合肥绕城高速直达,市内有旅游1号线和901、902路公交车可达。
颍州西湖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文人雅集、诗词歌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如今,这座千年古湖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