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新突破!
全国高血压日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新突破!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让我们聚焦高血压药物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近年来,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作为新型降压药物,在控制血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球指南推荐使用MRA治疗心衰和高血压患者,非甾体MRA如esaxerenone在日本已获批准用于高血压治疗。此外,抑制醛固酮合成酶(ASI)的药物也在开发中,lorundrostat和baxdrostat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新药有望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有效、持久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从基础到临床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是通过阻断醛固酮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血压的一类药物。近年来,MRA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推荐,MRA已成为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
传统MRA:疗效与副作用并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MRA主要包括螺内酯和依普利酮。螺内酯是最早被使用的MRA,具有较强的降压效果。然而,螺内酯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男性乳房发育症、勃起功能障碍等。依普利酮则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副作用较少,但有研究显示其降压效果可能不如螺内酯。
新型非甾体MRA:突破与挑战
为克服传统MRA的副作用,研究人员开发了非甾体MRA。其中,esaxerenone已在日本获批用于高血压治疗,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另一款非甾体MRA药物ocuderenone在Clarion-CKD试验中未能显著降低血压,提示非甾体MRA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全球指南:MRA治疗地位稳固
全球多个权威指南均推荐使用MRA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例如,《2021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MRA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然而,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案,MRA则作为药物治疗的重要选择。
ASI抑制剂:降压新星
为避免MRA的副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ASI)。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合成,从而降低血压。目前研究较多的ASI药物包括lorundrostat和baxdrostat。
Lorundrostat:其初始血压数据来自Target-HTN试验,关键试验结果预计将于2025年公布。研究显示,lorundrostat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Baxdrostat:其研究结果存在争议。BrigHTN试验表明,baxdrostat可显著降低血压,而HALO试验则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的血压降低。
未来展望:降压药物研发新趋势
除MRA和ASI外,其他新型降压药物也在研发中。例如,靶向血管紧张素原的siRNA药物zilebesiran、GLP-1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有望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有效、持久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随着新型降压药物的不断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高血压的治疗将更加精准、有效。然而,患者在使用任何降压药物前,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