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里程碑
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里程碑
2024年12月20日,随着“KYRA ZAFIRA”轮缓缓靠泊广西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钦州港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标志着钦州港从一个小渔村华丽转身为国际枢纽港,更彰显了其在中国-东盟贸易往来中的重要地位。
从渔村到国际枢纽:钦州港的跨越式发展
30多年前,钦州港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1992年,钦州港建设拉开序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钦州港已拥有89个泊位,可通航30万吨级油轮和20万吨级集装箱船,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
创新驱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钦州样本”
钦州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深入推进。作为通道的关键节点,钦州港不断创新物流组织模式,优化集疏运体系,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目前,钦州港已开通70条集装箱航线,覆盖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同比增长5.3%,有力保障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开放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贸易新门户
钦州港的崛起,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开辟了新通道。柬埔寨大米、泰国山竹、马来西亚榴莲等东盟农产品通过钦州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产品也从这里扬帆出海。
2023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3211.5亿元,增长111.3%,占全区外贸比重达54.6%。钦州港不仅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更跻身全球集装箱大港前30强。
未来可期:平陆运河开启发展新篇
随着平陆运河的建设,钦州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条全长134.2公里的运河将于2026年年底建成,届时将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南向水运出海新通道。
钦州港还将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体系,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不仅是广西北部湾畔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写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钦州港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