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孝宇教你冬季晒背养阳气
韩孝宇教你冬季晒背养阳气
“冬日晒背是天然的‘艾灸’,能有效补充阳气、改善情绪低落等问题。”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中药师韩孝宇如是说。在寒冷的冬季,晒晒太阳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提升心理健康。这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究竟有何科学依据?又该如何正确操作呢?
中医理论:晒背为何能养阳?
在中医理论中,背部有着特殊的地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经典教研室主任顾超指出:“背部为阳,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是‘阳脉之总纲’,总督全身阳经的脉气,对人体气血具有推动、温煦和固摄的作用。”因此,适度晒背可以增加体表的阳气,有助于调和体内的阴阳平衡。
《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冬季正是人体阳气最易亏损的季节。通过晒背,可以有效补充阳气,温暖五脏六腑,增强身体抵抗力。青云谱区疾控中心专家也指出,对于阳虚体质或寒湿体质的人来说,晒背能帮助祛湿排寒、畅通气血。
现代医学:晒太阳的双刃剑效应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晒太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适度的阳光照射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过度暴晒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分为UVA、UVB和UVC三个波段。其中,UVC被大气层完全吸收,而UVB和UVA则会到达地球表面。UVB虽然只占到达地面紫外线的5%,但其能量较高,能直接损伤DNA,诱发皮肤癌。UVA虽然能量较低,但穿透力更强,不仅会导致皮肤老化,也会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细胞。
因此,晒太阳需要把握好度。韩孝宇建议,每天晒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最为适宜。在晒太阳时,可以闭目静坐或听清净典雅的音乐,但要避免激烈运动和过度兴奋。
冬季晒背的具体方法
选择合适的时间:早晨9点至11点是最佳时间段,此时阳光温和而柔和,有利于身体吸收维生素D,充分起到温阳散寒的疗效,也能避免皮肤灼伤的风险。
控制晒背时间:每次晒20-30分钟即可,以微微出汗为度。如果晒背时出汗过多,伴随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等不适症状,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注意防晒:虽然晒背是为了补充阳气,但也要注意防晒。对于阳气充足、皮肤较为健康的人群,适度的阳光照射是有益的,不一定需要涂抹防晒霜。但对于阳气不足或者皮肤容易晒伤的人群,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使用防晒霜是保护皮肤的有效措施。
晒后护理:晒后禁止吹风、吹空调。晒背之后皮肤腠理打开,容易进入寒气,建议大家晒背结束后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或吹凉风,以防受寒,应及时将汗湿的衣服换下来,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准备一件外套,才可进入空调屋。
特殊人群需谨慎:孕妇、儿童、皮肤病患者、紫外线过敏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特殊人群、中医体质偏热(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的人群,不建议盲目跟风晒背。年龄大的老年人慎晒,需家人陪同。
结语
冬季晒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既能补充阳气,又能改善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要讲究科学方法,既要避免过度暴晒带来的伤害,又要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时间。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清淡的饮食习惯、恬淡的心态才是最佳养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