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高铁票价调整: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京广高铁票价调整: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2024年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等4条高铁线路将实施新的票价政策。其中,武汉至广州南二等座票价将从463.5元调整至553元,涨幅达19.31%;长沙南至广州南二等座票价将从314元调整至377元,涨幅达20.06%。此次票价调整涉及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市场化票价机制:告别“一刀切”
此次票价调整的核心是告别了以往的固定单一票价机制,转而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所谓市场化票价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季节、日期、时段、旅时等因素,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对动车组列车票价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充分体现有升有降、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
例如,沪昆高铁上运行的杭州东至上海虹桥间G7376次和G7536次动车组列车,调整前二等座票价均为73元。调整后,发车时间为15:40的G7376次二等座票价调整为87元,涨幅19.1%,而发车时间为22:23的G7536次二等座票价则降至48元,降幅达34.2%。
再如,武广高铁上运行的广州南至武汉间G82次和G1132次动车组列车,调整前二等座票价均为463.5元。调整后,旅时较短的G82次二等座票价调整为553元,涨幅19%,而旅时较长的G1132次二等座票价则降至304元,降幅达34%。
调整原因: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此次票价调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市场化改革举措。
首先,这4条高铁线路分别于2009年至2014年间开通,运营10余年来一直实行固定、单一票价机制。期间,线路维护、车辆购置、设备更新、劳务用工等运营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单一票价机制已明显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
其次,这些高铁线路普遍存在不同季节、日期、时段客流不均衡的情况。通过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可以更好地调节运能与需求的关系,促进客流均衡化。
再次,这些高铁平行线路上均有普速旅客列车运行,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将进一步丰富高铁、普铁客运产品体系,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从区域竞争角度看,这些高铁所在区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充分。调整后,高铁与公路、民航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比价关系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
影响分析:多方共赢的改革
此次票价调整将带来多方面影响:
对乘客而言,市场化票价机制提供了更多选择。一方面,热门时段、优质车次的票价可能会上涨,但另一方面,非高峰时段的折扣力度会加大,部分车次的最低票价甚至可降至5.5折。
对铁路部门而言,此次调整有利于改善经营效益。通过灵活的价格工具,可以增强高铁客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高铁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看,此次票价调整还将推动铁路服务质量的提升。铁路部门已表示将秉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持续推出高铁服务举措,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专家指出,此次票价调整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不仅能够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水平,也将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