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攻克甲状腺癌新疗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攻克甲状腺癌新疗法!
202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李新营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76岁高龄患者实施了复杂的甲状腺肿瘤手术。这位患者不仅年龄偏大,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肿瘤情况更是十分棘手:右侧甲状腺结节为髓样癌,原发灶大于6cm,伴有颈部和纵膈淋巴结转移,且与重要血管关系密切。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李新营教授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医疗实力。他们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最终,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甲状旁腺瘤切除以及颈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等高难度操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湘雅医院在甲状腺癌治疗方面的高超技艺,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医院在面对高难度病例时的综合实力。而这种实力,离不开医院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湘雅医院的研究团队正在探索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近期,他们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碘化钾负载的纳米粘土递药系统。这种系统通过改善内吞作用和自噬调节,实现了超过90%的原发灶肿瘤抑制率。
要理解这一突破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先了解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治疗难点。ATC是甲状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类型,具有极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1年生存率仅有20%。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效果都不理想。
西安交通大学周琦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他们开发的纳米载体具有以下特点:
- 靶向性:通过半乳糖凝集素-3受体实现精准靶向,确保药物准确送达肿瘤部位。
- 多模式治疗:结合声动力疗法和化疗,通过超声照射产生大量活性氧(RO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改善肿瘤微环境:铂纳米颗粒可以缓解肿瘤缺氧状态,同时产生细胞毒性羟基自由基,增强治疗效果。
这种创新疗法的优势在于:
- 提高疗效:通过多模式联合治疗,显著提高肿瘤抑制率。
- 减少副作用:靶向递送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减少传统化疗的副作用。
- 克服耐药性:多靶点作用机制可以有效避免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这一突破性研究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振奋。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这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成就,正是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缩影。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从手术技术创新到纳米药物研发,湘雅医院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医者仁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创新成果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