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阎立本《步辇图》:唐代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阎立本《步辇图》:唐代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94317
2.
https://www.yfshuhua.com/24614.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4/17/50120487_1127863291.shtml
4.
https://www.jiguzuo.com/guohua/yan-li-ben-bu-nian-tu-quan-juan.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12/13/5395468_1113874282.shtml
6.
https://www.wsp-publishing.com/en/article/doi/10.12184/wspcyycx2WSP2516-415505.20240803/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07656731093614648
8.
https://vocus.cc/article/66b45221fd89780001002705
9.
https://history.creaders.net/2025/01/26/2825091.html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为背景,描绘了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作品不仅展现了阎立本高超的绘画技艺,更反映了唐代初年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背景。

01

历史背景

贞观年间,吐蕃(今西藏地区)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逐渐强大。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多次遣使求婚。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首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未果。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再次派大相禄东赞到长安求亲,唐太宗最终答应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641年)春天,禄东赞到长安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进吐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中原地区的文化典籍和工匠,对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艺术特色

《步辇图》采用工笔重彩的技法,线条流畅而有力,设色浓重而典雅。画面构图严谨,人物布局错落有致。画中人物共13人,分为两组:右侧是唐太宗和九位宫女,左侧是三位男性官员。唐太宗端坐在步辇上,神态庄重威严;禄东赞拱手而立,表情谦恭有礼;引见官员和内侍恭谨有加,宫女们动作各异,活泼生动。

阎立本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唐太宗的至尊地位。通过宫女们的娇小与唐太宗的魁梧形成反差,以及禄东赞的恭敬与唐太宗的平和形成正衬,使画面层次分明,主次有序。色彩运用上,以红色为主调,既符合喜庆氛围,又突出了典礼官和唐太宗的尊贵地位。

03

文化价值

《步辇图》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唐代初年汉藏民族的友好往来,展现了唐朝盛世的开放与包容。画中人物的服饰、仪态和场景布置,为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和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画作中唐太宗的威严与禄东赞的谦恭,体现了当时唐朝在政治、文化上的强大影响力。同时,文成公主入藏不仅是一次政治联姻,更是一次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4

现状与影响

《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文物。由于历经千年传承,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但其艺术价值丝毫不减。这幅画不仅是研究唐代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更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唐代绘画的高超水平,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