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这些日常习惯能有效预防流感
专家提醒:这些日常习惯能有效预防流感
在第七个“世界流感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特别提醒:面对流感,除了接种疫苗这一传统手段,日常防护习惯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冬季的到来,我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期,如何通过日常习惯有效预防流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日常防护:从细节做起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王新宇教授指出,“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线。”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医院等高风险区域,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与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
高危人群:重点防护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儿童: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地方,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长在接触孩子前要洗手,家中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玩具。
老年人:保持规律作息,注意保暖,合理膳食,适度锻炼。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遵医嘱服药,控制好病情。
慢性病患者:遵医嘱治疗基础疾病,避免病情波动。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特殊时期:加强防范
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如何做好防护?
出行防护:在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尽量选择错峰出行,减少在密闭空间的停留时间。
家庭聚会:注意通风换气,控制聚会规模。有流感样症状者应避免参加聚会,及时就医。
个人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就医时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专家提醒,虽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但良好的日常防护习惯同样重要。在流感高发季节,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面对流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度恐慌。”王新宇教授表示,“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流感的影响,安然度过这个冬季。”